• 文化走出去,文学是基础

    2016-03-30

    不久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率领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团访问捷克。其间,捷克翻译者和文学爱好者为吉狄马加今年在捷克出版的诗集《彝人之歌》举办了读书会,本报记者在现场对吉狄马加进行了采访: 记者:您能谈一下对捷克以及捷克文学的印象吗? 吉狄马加:捷克人口不...

  • 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

    2016-03-30

    贺知章耄耋之年,告老还乡,见物是人非,不禁生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乡音”是一枚镌刻在我们身上独有的印记,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 方言与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一样,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

  • 发掘工匠背后的精神财富

    2016-03-30

    近些年,中国出现了一类新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尝试并分享自制料理和日用品,具有文化特性和匠人特色的产业重新开始兴旺。这种现象说明,追求品质意义与价值多元的群体越来越多。而“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够写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规划,正因为社会对重拾失落已久的“工匠精...

  • 文保领域也需要“朝阳群众”

    2016-03-29

    3月23日大清早,“老北京”黄玉庆吃完早饭就出了门,第一站来到东直门外香河园街,这里有再过几小时就要首次对外开放的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新馆。没发现异常,老黄又来到东直门外的清真寺,然后是通教寺、东药王庙遗存……一路下来已到中午,定期巡查却还没完,便决定先回家...

  • 民间文艺不是摇钱树

    2016-03-29

    民间文艺的价值不在于赚钱盈利,民间艺人的使命也不在于创新,对民间文艺的过度开发会造成民间文艺内涵尽失、传承人偏离使命 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视引来了各地开发民间文艺的热情,一些过去被人们忽视的乡村民间文艺成了“热点”,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成了被商...

  • 古装剧何以又扎堆

    2016-03-29

    古装剧要是没有在尊重基本历史逻辑的前提下进行情节架构,只是依靠明星效应、话题、噱头等胡编乱造,终归无法让观众获得持久的美感体验。短暂的热闹过后便被“封箱”,既浪费人力和物力,也将败坏人们的观剧胃口 现实生活如此多姿多彩,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作品可以施展的...

  • 沪剧《赵一曼》的“前史”和新编

    2016-03-29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牺牲前的誓志诗。赵一曼诞辰110周年之际,这位英烈的形象又一次呈现在沪剧舞台上。由上海长宁沪剧团创作、陈甦萍主演的《赵一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这部剧寄托了民族的爱国情怀,承继...

  • 资本缘何频频牵手演唱会

    2016-03-28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金融信托等众多资本竞相投资的领域,但当很多人持续关注票房不断高涨的电影领域的同时,还有部分资本将目光瞄向了演唱会市场,经过项目评测等过程推出了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同样获得了不小的收益。那么,投资演唱会是否能维持较高的收益?它又存在什么...

  • 海外文化“众包”:众人“识材”火焰高

    2016-03-28

    史密森学会在线转录中心推出的众包界面。 芝加哥历史博物馆众包项目海报:“你的城市,你的博物馆,你的选择。” “众包”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此前由员工完成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与过去的“外包”概念所不同的是,众包的参与...

  • 加拿大作家:推动“全民阅读”的N种方式

    2016-03-28

    加拿大一所学校举办读书会,邀请作家向小学一年级学生介绍她的作品。 作为2015—2016“中加文化交流年”的项目之一,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与加拿大驻华使馆合作主办的“文化对话,以书为媒:中加文化年读书会”于3月23日在北京举办,加...

本网推荐
热点关注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