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第十七届西班牙赫塔费黑色文学节的活动框架下,“中国特邀作家见面会”在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顺利举行,阿乙、何家弘、那多、君天四位中国知名作家与西班牙语世界的同行及读者零距离交流,吸引了数十名“黑色文学”和中国文化爱好者、出版商、中西媒体参加。
活动海报
座谈会由西班牙黑色小说家、文学评论及记者玛琳娜·圣马丁(Marina Sanmartín)主持。在开场介绍中,她表示:“文学是文化走向多元和进步的重要催化剂和见证者,而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近年来,从如李白的诗歌或《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到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科幻文学,均在西班牙引起广泛关注,可见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和生命力。”
玛琳娜·圣马丁(Marina Sanmartín)
随后,嘉宾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就不同话题展开讨论。在谈及中国当代文学在国际舞台上越发受瞩目的原因,阿乙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植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同时汲取了世界文学的精华,为其“大爆炸”积攒了能量;何家弘则提到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一批实力作家涌现,也是当下中国文学备受关注重要原因;同在70年代末出生的那多和君天都表示,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经历的飞速变化,赋予了其文学作品独一无二的魅力和张力,而网络时代更是对中国文学创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使其数量、主题多样性以及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得以爆发式提升。
阿乙
何家弘
那多
君天
在被问及中国文学和其他国家的文学相比有何独特之处,阿乙认为不同社会土壤滋养出的文学形态必然有所差异,而中国当下社会面貌的复杂性是很少其他国家可以比拟的,这也给创作者提供了极其丰富和多变的观察视角和灵感来源;何家弘也结合自己法律工作者的经历,谈了社会制度和发展差距如何在文学中打下烙印;那多以日本推理小说为例,指出社会发展的程度、大众思想的变化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学作品的气质;君天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如果中国当代文学是一本小说的主角,它的人物设定是丰满且厚重的,深厚的底蕴叠加时代巨轮的冲击,激发出无限可能。
活动现场
四位作家还坦率地分享了各自开启写作生涯的原始动力以及介绍了各自作品的特点。作为法律教授和前法制工作者,何家弘指出其文学创作是其法律理想的延伸;那多从小执迷于光怪陆离的故事和想象,如同很多“黑色小说”的写作者一样,能在光明中发现黑暗的魅力;阿乙则坦诚最初开始写作,是为了给多疑敏感的个性和孤独空虚的生活状态带来的负面情绪找一个出口,被翻译成西班牙语出版的《下面,我该干些什么》就是一个例子;君天说写作是他循规蹈矩的一生中唯一的叛逆,他享受在其“小说宇宙”中体验恣意飞扬、千姿百态的人生。
观众认真聆听
在互动环节,嘉宾还与现场观众就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作家如何把握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的角色和责任等话题进行坦诚交流。活动结束后,读者纷纷上前和作者继续交流,并请求签名拍照留念。
观众提问
日前,赫塔费黑色文学节中国主题板块开幕式在“市集空间(Espacio Mercado)”文化中心成功揭幕,赫塔费市政府文化事务主管路易斯何塞·多明格兹(Luis José Domínguez)、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文化公参贺踊、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杨长青、塞万提斯学院文化活动部主管尤兰达·赫兰德兹(Yolanda Hernandez)出席了活动。开幕仪式上,文学节总监麦卡·里贝拉(Maica Rivera)向观众和媒体介绍了四位特邀中国作家的风格特点及代表作品,并邀请西班牙和拉美国家作家及行业代表和他们对话交流。为配合“丝绸之路”主题,现场还有醒狮、糖画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相关艺术展览,吸引了大批当地民众驻足观看。
赫塔费黑色文学节中国主题板块开幕式现场
醒狮、糖画等中国非遗亮相赫塔费市政广场
本次活动是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继和马德里诗歌节、“图书之夜”等当地重要文化平台合作后,推动中国文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推广和译介的又一次尝试。下个月,文化中心将联袂当地另一个主题文化节——“另一种光(Sui Generis)”,推出中国科幻文学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