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金菊飘香,又是一年中秋将至。为迎接这个象征团圆与美好的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支持下,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于9月10日、11日举办“天涯共此时”中秋系列活动。
9月11日,“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暨中国美食之夜在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摩青年、文化和新闻部合作司司长穆斯塔法,使馆公使衔参赞周志成、负责经济事务的参赞郑伟、文化处负责人兼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琛罡,文化中心执行主任胡娅丽,穆罕默德五世剧院院长本侯赛因,酒店和旅游职业培训中心主任卡杜里,摩著名科学家亚扎米,摩各国人民友好协会主席阿玛里,摩皇家武术协会主席塞纳吉,马拉喀什诗歌之家主任米弗拉尼,拉巴特文化与艺术遗产振兴协会主席德里希,拉巴特俄罗斯科学文化中心顾问多格米,拉巴特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戴晓琦、卡里玛,中国援摩医疗队队长沙小苹以及当地政界、文旅界、协会代表等出席了活动。
李昌林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致以中秋节的美好祝愿。他表示,近年来中摩双方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交往频繁,成果丰硕。摩首相此次访华到访安徽、上海等地,表示摩中合作前景广阔,合作潜力巨大。李昌林表示,中摩两国文化底蕴丰厚,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前夕,现年70岁的摩知名自行车马拉松运动员卡里姆·穆斯塔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出发成功到达北京,重走伟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赴华之旅,历时200多天长途跋涉,骑行15000公里,途经16个国家,这一壮举是中摩两国友好人文交流的生动典范。展望未来,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和摩三所孔子学院将与摩合作伙伴一道,使中国文化真正走进摩民众生活,谱写中摩人文交流合作新篇章。
刘琛罡介绍了中秋节阖家团聚、品尝美食、吟诗颂月的传统习俗,欢迎并感谢使馆及摩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艺术机构对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的支持,希望通过诗歌和美食,中摩民众能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共同探索文化多样性的丰富内涵。
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艺术家们以一首民乐合奏《彩云追月》为此次诗会拉开序幕。在悠扬的中国民乐伴奏下,中摩两国不同年龄层次的诗歌爱好者陆续来到台前,用中、阿、法、英四种语言朗诵赞美明月的诗歌。沙小苹和德里希更是为本次诗会专门创作了以月为题的诗歌,并现场吟诵与大家分享。朗诵者们用深情的声音,将一首首或古典或现代的诗歌娓娓道来,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中摩友谊的珍视。
为了让摩洛哥嘉宾们沉浸式体验中国人过中秋的习俗,在满足视觉、听觉之余,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亦从嗅觉、味觉方面入手,专门从美食天堂成都邀请知名川菜厨师来摩献技。清汤鸡豆花、宫保虾球、鱼香扇贝、鸡丝凉面、红油水饺等非遗美食惊艳亮相,舌尖触及的刹那,五感俱化。
9月10日,“天涯共此时”中秋晚会在摩青年、文化和新闻部巴赫尼尼剧场精彩上演。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使馆公参周志成,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琛罡、执行主任胡娅丽,以及摩各界友人、华人华侨、中资企业、留学生代表等400余名观众到场观演,现场座无虚席。
本次中秋晚会由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特邀四川音乐学院民乐团和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艺术团联袂奉献,节目既有传统韵味的民乐和歌舞,也有现代感十足的魔术和杂技,力求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中秋佳节氛围。
一叶翩跹揽尽世间芳华,绰约佳人邂逅盛世雅致。原创女子群舞《从来银杏不负秋》从千年华夏文化的精髓中提取中国国树、成都市树“银杏”这一意象,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舞蹈的形式讲述在烟波浩渺的天府大地上,千年银杏超凡脱俗的悠然风韵。
木偶变脸与真人变脸同台竞技;杂技《力量》以人为载体,融入双、单手倒立拉伸、水平倒立等极限技巧动作,在花好月圆之际,展现人体的力量美学;中国民乐演奏的阿拉伯歌曲《月亮,请你告诉她》将晚会推向高潮。
整场晚会持续一个半小时。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仍意犹未尽,纷纷上台与演员们合影留念。现场观众表示,晚会节目异彩纷呈,尤其是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阿拉伯音乐,让大家感受到了文化交融的魅力。
本次“天涯共此时”中秋系列活动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李昌林在现场接受了媒体采访,新华社、CGTN、摩国家广播电视1台和2台、2M电视台、摩洛哥《晨报》、Ache Wa9e3新闻网等中摩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