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上半年最后一场“双金赛事”,兰州马拉松获得了广泛好评,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本文将从文旅视角解读兰州马拉松的成功原因与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方面。
兰州马拉松(以下简称“兰马”)于5月26日在甘肃省会兰州市成功举办, 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40000名选手共跑“百里黄河风情线”。除了职业运动员成绩亮眼、赛事组织井然有序,兰州市民的热情也成了本次赛事最大的亮点,本次兰马被跑者称作“国内最热情的马拉松”。作为上半年最后一场“双金赛事”(“双金赛事”是指同时获得了中国田径协会和国际田径联合会最高等级认证的马拉松赛事),兰马获得了广泛好评,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本文将从文旅视角解读兰马的成功原因与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方面。
文、旅、体深度融合
作为一项全面展现城市面貌和人文内涵的体育运动,本次兰马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文、旅、体的全面、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体现和贯穿在赛事筹备和组织的方方面面。赛事组织者有针对性地为跑者量身定制了文旅体验的兰马方案。
赛事组委会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巧妙地融入参赛服与奖牌的设计中,展现了兰州的深厚历史底蕴。同时,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读者》杂志社“搬”到赛事博览会现场,这种直接将文博机构和马拉松“联姻”的案例并不多见。以中国旅游标志东汉铜奔马为原型设计的兰马限定玩偶“马小跑”深受广大跑者的喜爱,从甘肃省博物馆到赛事博览会现场,“马小跑”都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根据跑者的参赛行程,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专门推出 8条“烟火兰州”主题旅游线路,赛前 3天开通城市旅游观光专线,选手免费参观9家景区。兰州地铁也为跑者提供了为期3天的免费乘车服务,以满足选手们的通行需求。
2024兰马鸣枪出发
主客共享、主客同乐
本次兰马被誉为“最热情的马拉松”。运动博主“沈乌贼”说,兰州几乎用了一整座城市的热情欢迎40000名兰马选手。由于马拉松赛事需要占用城市公共资源,必然会对本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就像旅游业中游客到访会挤占本地居民的社会资源一样。但是,本次兰马在自媒体平台却得到了跑者和本地居民的一致好评。究其原因,还是兰马完成了对赛事认知和体验两方面主客共享、主客同乐的成功转化,通过政府积极引导、赛事专项培训和全民参与体验,最终让本地居民自发地成为兰马的主人,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兰马奉献自己的热情。比如赛事当天从本地居民中选拔的15组全民啦啦队、6大表演区的27个文体展演点,成为赛事氛围营造的热点。
“飞天”文旅加油站
热情的参赛选手
敬畏专业、尊重专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本次赛事的另一大亮点是赛事组织专业,在竞赛管理、运动员服务、活动组织和新闻传播等方面都表现出色。在笔者和当地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中,他表达了对赛事公司专业度的认可。马拉松赛事和旅游行业的另一相似之处在于,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积累和行业经验,很难深刻洞察业务本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赛事在报名阶段异常火爆,主办方欣然接受赛事公司的建议,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参赛名额释放给外省和国际参赛者。实践证明,该举措大幅提升了兰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跑过“兰州牛肉面”
扬长避短、巧妙出圈
兰马的基础条件在国内比赛中并不占优,更谈不上“老天爷赏饭”,比如亚高原的相对高海拔、干燥炎热的气候、大小交通不便等。但兰马并没有纠结于这些先天不足,而是把精力花在了聆听参赛者的声音、提升赛事体验上。比如半程距离的设计更多地穿过兰州市地标建筑,让去年相对冷清的中山桥今年变成“尖叫隧道”;比如更多地挖掘兰州三大博物馆、《读者》杂志与兰马的联系,宣传兰州独特的西北文化和深厚历史底蕴;比如提出“兰州没有兰州拉面”,让兰州牛肉面、手抓羊肉接住天水麻辣烫的流量。恰如文旅项目开发要打好“老天爷”“老祖宗”“老百姓”—“三老牌”,兰马扬长避短、巧妙出圈。
“兰马之夜”现场
如果说兰马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从文旅的视角还有哪些建议,笔者认为要做到“各环节闭环、闭环间穿透”。旅游有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要做好旅游产品,就要将旅游产品中的这六要素分别做好,同时让它们有效衔接和关联。马拉松比赛也是如此,跑者不仅要赛事体验好,还要在地生活体验好;不仅要在比赛的42.195公里体验专业和热情,还要从跑者落地到离开全程体验贴心服务。这就要在服务的各个环节做好闭环,同时环环相扣、环环打通。本次兰马,有跑者反馈,从奥体中心地铁出口到领物现场的标识指示不够明显。出现这个情况,很可能是主办方考虑到了有地铁接驳和免费地铁,且赛事公司做好了现场领物准备,但这两个环节中间的衔接没有细致规划。对于闭环是否打通的检验也非常简单,就是跳出组织者角色,以游客或参赛者视角完整地走一遍参赛流程,自然会发现每一个环节是否闭环,每个环节之间是否穿透。
个性十足的参赛者
兰马奖牌和文创产品“马小跑”
瑕不掩瑜,2024年的兰马仍然是今年上半年让跑者惊喜的一场赛事。
(本文作者系北京兴旅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公关活动中心主任;图片由八千个瞬间摄影自媒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