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升级改造,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今天以崭新面貌回归。她的变与不变体现在哪?又将为读者市民带来怎样的新体验?
记者昨天提前探营发现,焕新亮相的上海书城里,书依然是主角,二至七层空间囊括了十万余种、几十万册图书,并按不同细分主题进行特色陈列,建筑外立面也被设计成许多书册堆积成的巨大城市形象。夜幕降临时,穿孔铝板制成的外立面闪闪发光,远看如同水晶宫伫立,再往里看又仿若浦江两岸万家灯火。
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钮也仿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在互联网购书优势已然形成的情况下,业内一直在思索实体书店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性来满足读者需求?在这座特色书店林立的城市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大书城?“其实,我们是在动态地交这份答卷,将与书店员工、爱书市民们一起,不断去打磨优化空间体验感和书城丰富度。”
深耕图书选品,吸引读者步入“书山”
走进上海书城,“在书城美好相遇”打卡计数器就位,静候读者到来,写下对书城的寄语。整个一楼空间是公共文化广场,红色书架堆积而成的“书山”矗立在中央。站在红色“书山”上,既可俯瞰福州路,又能领悟“书山有路勤为径”的箴言。这也是市民读者进入书城内部的路线起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往书架上有序摆放主题图书,涵盖了全国优秀出版社精品图书和沪版图书优质力作。“书山”背后,见证了上海书城历史的外立面浮雕留存下来,上面雕刻着高尔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中英文等6种语言表达,延续着人们与上海书城的记忆。
“图书选品至关重要。目前上海书城员工团队中,研究生占比超10%,本科生超60%,其中有研究古籍的博士,有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签约作家,有从事过教育行业的研究生。”钮也仿透露,他们负责书店不同板块区域,力争让选品布置更有水准,更有文化容量。
徜徉每层楼,各有匠心巧思。比如,二楼“文渊一舸”区按作者国籍、著书时间等线索,收录古今中外大量名人名著。三楼“万般学问”区将整个社科大类图书进行有机结合,涵盖党政、历史、经管以及哲学类图书。四楼“童心启航”区面向青少年儿童,为孩子们提供广泛的阅读选择、新奇的阅读体验。五楼“逐梦未来”区涵盖各学习阶段教辅教材、进口原版书和语言文字类工具书等。六楼“志趣养性”区以生活休闲与艺术类书籍为主,覆盖不同门类、时期风格流派,通过绘本画册、影像作品与经典鉴赏类结合呈现。由小林漫画打造的“迷宫书屋”充满别具一格的趣味。七楼的学术类和艺术设计类书籍,为学生、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多层次服务。书城还会联动图书作者、艺术家们策划各类活动。
营造沉浸式体验,让书城重新“激活”福州路
有读者打趣:“对于不少上海小囡来说,没有书城的寒暑假是不完整的。”1998年12月30日,福州路465号上海书城开业,成为上海十大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曾经每到周末这里都人满为患,最高一天销售额可达300万元。
如今,市民期待着书城硬件设施升级的同时,能带来更多样的文化沉浸式体验。以二楼“作家书房”为例,这是在公共空间中划分出的半私密性空间,温柔落地灯光、藤制扶手沙发,营造出静谧舒适的书房环境。这也将是作家新作与读者见面的地方,首位莅临“作家书房”的是推理悬疑作家蔡骏,将带来为期两个多月体验活动,第二期计划邀请的是马伯庸。
分别位于书城二楼、四楼、六楼的三个采光中庭,颇具视觉冲击力,它们也构成了“垂直”城市内部的三个小型文化广场。“这三个中庭不仅仅在视觉上显示出书城的立体感,以后还将打造成举办音乐、戏剧、绘画等多元文化活动的场所。读者会发现,任何一种业态其实都可以和书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钮也仿说。
位于七楼的上海插画艺术中心落成,将举办首展“侬好,上海”,展出挪威插画师玛丽·康斯塔·约翰森、比约恩·瑞尼·莱恩和克里斯汀·罗斯基夫2019年参加上海艺术家之旅期间创作的绘画作品。此外,由上海书城与猫头鹰喜剧团队合作的小剧场喜剧集市,将是全国大型书店里推出的首个喜剧主题演艺空间。史炎、梁彦增等脱口秀演员将现身新书《不开玩笑》签售会和播客录制。未来,猫头鹰喜剧会在剧场内进行常态化脱口秀演出,为市民带来“一站式”文化体验。
这周末,《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新书分享会、梁永安新书读者见面会、赛雷三分钟全彩知识漫画读者见面会、吉雪萍《世间的因》新书签售会等24场活动将率先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