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月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北半球迎来深秋的节令——寒露。半个月后,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则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在中国华北地区,农谚有“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的说法。而在拉脱维亚等纬度比中国高的东欧各国,十月中下旬出现第一次霜冻的时候,也到了人们提着篮子去采“红果儿”的时候了。
北欧花楸果(摄影:谢东)
拉脱维亚人去采的“红果儿”,与中国的山楂果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野生灌木,春天开白花,秋天结红果,果实都是小球形,水分不多,都有硬核,味道也都是酸的。不同之处是中国的山楂是蔷薇科山楂属,果实更大,可直接生食,而拉脱维亚的红果学名“北欧花楸”,是蔷薇科花楸属,果实小,味道酸涩,不适合生食。拉脱维亚人通常把这种红色浆果加工成果酱食用,也有人用伏特加酒泡制勾兑成“利口酒”,作为佐餐甜酒饮用。
北欧花楸的果实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深受拉脱维亚人喜爱。古希腊医学家迪奥斯科里斯(Pedanius Dioscorides)和中世纪伊斯兰著名学者阿维森纳(Avicenna)都在各自的医学著作中详尽记载了这种浆果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也证实花楸果实可显著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对心脏病、高血压有治疗效果,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拉脱维亚人世代相传的生活经验,让人们普遍认为花楸果是“心脏的救星”,深信食用这种果实制成的食品和饮料有助于血液循环,还有镇静和改善睡眠的功效。制药厂则把北欧花楸的果实用作生产维生素C的主要原料,也从中提取和生产山梨糖醇,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广泛使用。
与此相似,中国人喜食的山楂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备受人们喜爱。其入药史可追溯至公元四世纪的东晋时代。山楂果实“味酸甘,入脾、胃、肝经”,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和活血的良药。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已证明山楂有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的效用,发现山楂中所含黄酮类成份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深秋时节,拉脱维亚各地随处可见“霜染绿叶红果熟”的景象(摄影:谢东)
寒露之后,霜降时节,分处北半球东、西两地的中拉两国人民,遵循着大自然的时令变化,都在忙着采摘收获各自喜爱的植物果实。虽然它们同科不同属,却因为各自广为人知的药用价值,备受本国人民的喜爱。两国人民虽然相距遥远,风俗不同,各自喜食的食物有异,但是民心是相通的,都秉持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都追求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