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合作主办的“中国故事”系列讲座“走向高品质的城市:中国城市更新的努力”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及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总设计师、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张利围绕创新城市转型、提升人居品质的主线,讲述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创新探索和不懈努力。来自巴黎建筑、艺术、经济等领域50多名观众聆听了讲座。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获得广泛共鸣,引起热烈反响。
讲座现场
张利教授以“记忆”“绿”“数字化”三个关键词,深入阐释当代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历史延续、个性化尺度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记忆是城市历史和人文精神的载体,张利以北京白塔寺社区和上海杨树浦发电厂的改造为案例,展示城市建设如何更好地保留历史记忆,在旧城改造和工业遗产转型中如何实现蜕变,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张利与阿里斯·阿塔米安(Aris ATAMIAN)合影
绿代表生命、环境友好,既是有机植物的存在,也是区域生态系统的再造和修复,同时还是生活方式的革新。张利以其主持设计的北京冬奥会“雪如意”大跳台设计为例,讲述如何通过新技术改造了山体地表,巧用自然的“逻辑”,在五年多的时间里让再造地表与原有山体完美融合,最终建造出让世界眼前一亮的奥运场地。
数字代表新技术、信息化。新技术让建筑师更好掌握人对空间审美追求的规律。张利在主持设计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时,其领导的团队为了解人对北京天际线改变的接受度,运用VR技术模拟了跳台安置的不同角度,汇总在杭州西湖、颐和园昆明湖实验中参与者视觉移动路线的大数据,最终完成优选和决策,这一革新设计在国际建筑界获得了一致赞誉。
张利表示,中国十分重视高人居品质、可持续发展,建筑被看作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桥梁。人体与城市空间的互动,或者说人体对空间的体验,空间对人体的关怀,构成“人因工程学”的机理。中国的城市发展,不再单纯追求个性化建筑的形象价值,而是努力提升为人服务的品质,今天,这一价值观越来越为世界各地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所认同和共享。
张利教授向观众介绍他曾主持设计的项目
中法建筑彼此借鉴、相互交融。讲座中,张利与听众一起回顾了法国建筑设计和城市发展的历程。张利认为巴黎的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在建筑史上是分水岭般的存在,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功能性向后现代主义人性的转变。而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也都是令人兴奋的建筑设计范例。张利列举了数位世界闻名的法国建筑师,指出法国建筑在过去两百年间是全球建筑师的重要灵感源泉。
法国著名建筑师阿里斯·阿塔米安(Aris ATAMIAN)应邀专门出席了这场讲座。十几年前,阿里斯·阿塔米安主持设计建造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现代楼,该建筑巧妙融汇中西建筑元素,凸出中国文化符号。现代楼与古典楼遥相呼应、比肩争辉,并与中式园林庭院融为一体,成为塞纳河畔一道亮丽的东方风景线。在讲座现场,阿里斯·阿塔米安深情回忆起当年设计的情景,分享中国文化对其建筑设计的启迪,并与张利围绕建筑人因学、城市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讲座
许多法国来宾在现场亲身体验了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场景。讲座现场互动热烈,听众踊跃和张利围绕中法建筑设计合作、算法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节能与减排等问题进行讨论。来自巴黎七区的三名法国高中生高兴地表示,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对中国城市发展有了新的认知。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到中国游学和旅行,亲眼看一看今天所讲到的这些建筑,见证中国城市发展的奇迹,领略中国文化的缤纷魅力。
最后,张利还考察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建筑设施,与文化中心领导进行工作交流。此次讲座不仅为中法城市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也为中法建筑、艺术、文化交流打开了新的窗口,为今后举办建筑展览和当代艺术展示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