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地时间9月15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中国昆曲江苏周“我们时代的昆曲:跨文化对话与文明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古典楼镜厅成功举办。
来自中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20多位专家学者聚焦“我们时代的昆曲:跨文化对话与文明互鉴”主题,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内容展开研讨交流,并推出评论、剧评。
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张爱军,江苏省新闻办副主任胡竹,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红革,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常胜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宁出席研讨会。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何成洲主持了本次会议。伦敦大学戏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玛丽亚·谢夫索娃,法国文化部戏剧名誉总监让-皮埃尔·余尔斯,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文学博士,资深口译译者贺琪莉,荷兰莱顿音乐学者、CHIME联合创始人高文厚等2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会,通过主题演讲、会议发言等形式进行了深度研讨。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何成洲主持会议
江苏省新闻办副主任胡竹聆听专家发言
法国文化部戏剧名誉总监让-皮埃尔·余尔斯作主旨演讲
伦敦大学戏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玛丽亚·谢夫索娃作主旨演讲
荷兰莱顿音乐学者、CHIME联合创始人高文厚作专题演讲
张爱军在研讨会上首先致辞。他说,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它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被誉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国昆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与不同文化相遇相融,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瑰丽的一笔。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张爱军致辞
法国国民教育部原汉语总督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白乐桑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中国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戏之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何成洲介绍了昆曲的主要表演类型,以及从古至今的演变,他表示,昆曲孕育和滋养了中国的地方戏曲,不仅在戏剧历史上辉煌灿烂,而且在当代的文化景观中独领风骚。谢夫索娃在主旨演讲中首先称赞了昆曲艺术家带来的《牡丹亭》的表演,称这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昆曲演出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全身心投入的体验,演员和观众之间用身体、用头脑、用心灵、用灵魂,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对话。她认为戏剧的意义在于“它是世界的脉搏”,昆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融音乐、舞蹈、舞美等元素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典型范例。余尔斯在发言中表示,昆曲的生命力在于保持优秀传统范式,凝聚经典价值和思想,并将原汁原味的戏曲艺术在交流传播中发扬光大,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中国戏曲节品牌做出了持续探索,意义非凡。
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白乐桑视频致辞
在“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系列活动框架下,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参与了昆曲雅集、青少年体验、活态展示互动、学术研究交流等活动。本次研讨会围绕“跨文化对话与文明互鉴”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中国昆曲的历史内涵、时代意义和世界价值,为塑造中国昆曲和江苏文化的国际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