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联盟于2018年10月在中国杭州成立,联盟秘书处常设于杭州图书馆。联盟内成员馆基于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包容开放的原则,共同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共同发展。
“馆藏撷珍 交流互鉴”项目由成员馆馆长介绍镇馆之宝,让珍贵典籍文献走进千家万户。在典籍的有效流动中,各国人们借此增强对彼此文化、历史的理解。
本期“馆藏撷珍 交流互鉴”由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刘伟成为大家介绍珍贵馆藏:《方元长印谱》。
众所周知,篆刻是起源于中国的一门古老的独特技艺,是将书法与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传统艺术。印谱,最初是通过印泥将印章的内容盖在纸上,印成一定格式的书,在版本学上,我们称之为钤印本。成书于明代1620年的《方元长印谱》就是这样一部篆刻印集。
这部书的作者方元长名叫方逢吉,白下(今江苏南京)人,遗憾的是,关于他的生平,史书中鲜有记载。篆刻艺术,代有风潮,在明代正德、嘉靖两朝年间,篆刻艺术“衰极始盛”,方元长正是这一过渡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篆刻家,其治印渊源嬗变不言自明,其历史地位也决定了这部书的艺术价值所在。《方元长印谱》收录了方逢吉一生所篆刻的印章共893枚,每印附有释文,分为两册,蔚为可观。
古代钤印之书,出自手工(非工业化量产),成品向来就少,经过长期流布,更是寥若晨星。全国现在已知的明代钤印本仅有53部,这本书更是孤本,因此其版本价值不言自明。有趣的是,这本印谱的成书时间比较巧合。1620年是皇帝更替的一年,既是明代万历四十八年,也是泰昌元年。但是泰昌皇帝仅仅做了一个月皇帝就驾崩了,史称“一月天子”,泰昌年号也只用了5个月就被废止了,这本书就凑巧产生在这一年里,历史上比较罕见,因而它也具备了独特的文物价值。“方寸见精妙。”历史变幻,沧海桑田,《方元长印谱》后为近代武昌著名藏书家徐行可旧藏,20世纪60年代随同徐氏藏书一并捐赠湖北省图书馆,现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能将这样一部孤本妥善保存下来,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