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同中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加强旅游合作已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并正在迎来百年未遇的发展机遇。
一、中国—中亚五国旅游合作的时机成熟
4月3日,由新疆中旅假日国际旅行社推出2023中哈跨境旅游“霍尔果斯—雅尔肯特”首发团,18名游客从霍尔果斯口岸启程,乘坐国际班车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雅尔肯特观光旅游,标志着霍尔果斯中哈团队跨境游正式开启。为了持续优化通关环境,霍尔果斯国际客运站开通了至雅尔肯特市的国际线路,采用循环班次,单程车票仅需70元,加上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公民实行14天免签政策,乘客只需携带身份证和护照、购买车票,即可前往哈萨克斯坦旅游。
此外,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公民实行10个工作日免签政策,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对中国公民实行电子签证,签证便利化程度大幅提高。在交通方面,“空中路网”不断织密,截至目前,北京、西安、成都均开通了至中亚国家的航线。
5月18日至19日,我国与中亚五国在西安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其中,《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以下简称《西安宣言》)明确提出:“各方愿继续巩固教育、科学、文化、旅游、考古、档案、体育、媒体、智库等人文合作,推动地方省州(市)交流,促进更多地方结好,丰富青年交流形式,开展联合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博物馆交流、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等合作。”
以中国—中亚峰会所形成的机制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不断深化旅游业合作开发模式,打造中国—中亚五国旅游“黄金走廊”,对推动中国—中亚五国之间经济合作及民间外交、更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中国—中亚五国开展旅游合作的战略意义
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加强与该地区的旅游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是促进民间交往。中亚五国的文化体系和历史传承有着与中国不同但又相互融合的奇妙之处。通过与中亚五国开展旅游业合作,能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包括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让“一带一路”倡议的声音在更广阔的区域得到传播,提升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亚五国,进而促进民心相通。
二是实现资源互补。中亚五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包括世界遗产、丝路遗址、高山草原、河流湖泊等,而我国拥有雄厚的旅游产业、广阔的旅游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实现资源互补。
三是推动旅游发展。旅游业是创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开展旅游合作可以促进经济、贸易发展,增强彼此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中亚五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和喜爱。作为全球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我国可以给中亚五国带去更多旅游消费流量,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中亚地区居民来我国旅游。
四是推进文化交流。中亚五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通过开展旅游合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交流彼此的文化,推进民间交流与互鉴。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中国公民走出去,提升国民的幸福感,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中国—中亚五国深度开展旅游合作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在现阶段,中国和中亚国家在旅游领域开展合作主要面临着4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中亚地区交通不够便利。中亚地区虽然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地理位置重要,但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明显劣势地位。人口密度低,区内国家之间及与中国之间的交通不够便利,旅游交通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更高,这给开展旅游合作带来了挑战。对中亚国家而言,相比飞往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的航班,飞往中国的航班不仅价格贵,且定期航班次数少。
二是中亚地区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供给相对不足。中亚国家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少景区设施老旧,旅游航班、列车和旅游大巴频次不高,高品质酒店较少,特别是中文导游明显缺乏。同时,中亚地区国家之间也存在海关限制、贸易壁垒、货币政策不同、投资制度不同等问题,这些会影响中国—中亚五国合作的统一安排。
三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语言和文化差异大,存有一定文化隔阂。中亚五国以使用本国语言为主,英语普及率不高,在饮食习惯、礼仪规范等方面与中国有所差异,这可能会影响中国公民在这些国家的旅行体验。对于中国旅游企业来说,在与中亚国家的企业开展合作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等多方面因素,尤其在语言交流存在障碍的地区,更需要注意文化隔阂问题。
四是政府和企业的推进意愿存在“温差”。当前,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政府热、企业温、民间冷”“外方来华旅游意愿较强、中国居民赴中亚旅游意愿较弱”等现象。相比其他热门出境游目的地,我国民众对中亚国家了解较少,加上中亚各国旅游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其知名度在我国较低。例如,在国内一些旅游预订和社交平台上,与中亚国家相关的游记、攻略等明显偏少,已有信息也缺乏时效性。
四、推动中国—中亚五国旅游合作走深走实的举措
根据《西安宣言》,中国和中亚五国将继续巩固教育、科学、文化、旅游等人文合作,进一步加强旅游合作和共同制定中国—中亚旅游线路。以中国—中亚峰会为契机,实质性推动与中亚国家旅游合作走深走实,需要从战略设计、统一规划到产品研发、企业合作,采取多层次的举措。
一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率先制定并落实部长级会晤机制。《西安宣言》宣布,以举办此次峰会为契机,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正式成立;各方将加快推进中国—中亚机制建设,在重点优先合作领域尽快建立部长级会晤机制。鉴于文化、旅游的民间外交属性,建议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先行先试,加强顶层设计,让旅游合作尽早成为推进中国—中亚地区经济合作及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为此,今后可以在中国—中亚峰会期间推出中国—中亚五国文化和旅游部长圆桌论坛,同期举办中国—中亚旅游业合作论坛暨展览会。
二是规划先行,打造中国—中亚五国旅游“黄金走廊”。2014年,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成功联合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为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合作提供了契机。可以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已有规划基础上,制定专门针对中国—中亚五国合作的旅游“黄金走廊”发展规划。优化区域旅游资源配置,共同打造中国—中亚旅游大IP;大力推进公路、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我国与中亚国家交通畅通;开展旅游线路规划和区域旅游联合促销,深化人员交流等合作,推动跨国区域旅游发展。
三是拓展合作形式,加大宣介力度。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中的54条主要合作共识和倡议,特别是借助19个多边合作平台,不断深化中国与中亚五国的文化交流、旅游合作、民间交往,办好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暨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文化丝路、鲁班工坊等重点项目,同时加大对中亚国家文化遗产、自然资源、社会生活的宣传力度,带动更多中国公民将中亚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
四是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国内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近期内,一方面,强化旅游投资和酒店住宿服务。出台相应政策,引导我国企业积极开拓中亚旅游市场,稳步扩大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的投资,建立相互认证的品牌酒店联盟。这不仅可以带动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能够优化游客体验,为双方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推动人员交流。双向奔赴,加强旅游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旅游领域的人员交流及培训活动,特别是帮助中亚五国培养中文导游等专业人才;设立旅游行业专项赛事,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水平,增进中亚地区和我国旅游业者之间的了解及合作。
五是优化旅游产品,加强安全合作。实施“中国—中亚创新旅游产品开发专项计划”,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国际旅行社、本土国际酒店集团加强对中亚五国民俗文化体验、自然观光旅游、休闲康养旅游等产品的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强中亚地区旅游对国民的吸引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在中亚五国办会办展,支持中国企业到中亚五国参加贸易展览会,促进商务旅游发展。同时,依托“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旅游“黄金走廊”节点,加强面向中亚五国特定市场群体的产品开发。同时,通过反恐合作、信息共享、建立预案、安全识别等方式,保障我国公民在中亚旅游时的安全。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