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立春大过年初一”,尽管这种说法有夸张成分,却也显示出了人们对立春的重视程度。立春,宫廷朝贺习俗由来已久,至迟在清时,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风习,时人称作“拜春”,是一种类似于“拜年”的迎春礼仪。
关于二十四节气之首,自秦汉以来便有争议:一说为冬至,一说为立春。但无论是在传统农业社会,还是在当代日常生活,将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观念都更为普遍,且更加符合社会运转节律。《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可见,春指示的是一岁之始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春,推也。从艹屯,从日,艹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春,意为“催生”,字形由“艹、屯、日”组成,表示草木在春天生发。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赵爽注《周髀算经》:“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立春,既是岁之始,也是春之端,象征着冬寒远去、春暖即来,自然万物将由“藏”转“生”,在山水苏萌、草木萌动之际,天地间正在迎来一派朝气蓬勃的春生之景。
立春・蜡梅报春(摄影:李学峰)
一年之计在于春
俗话说“春打六九头”,立春日位于“六九”前后,黄淮等地传唱的歌谣有云:“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步入立春节气,天气日益和暖,春景纷至沓来。在七十二候体系中,立春分三候,一候东风解冻,冰封的大地开始从下向上逐步化冻,冻土变浅;二候蛰虫始振,冬眠的蛰虫因气温回暖而苏醒、蠕动;三候鱼陟负冰,潜伏在水底过冬的鱼儿开始上浮,享受和煦日光、呼吸新鲜空气。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体系中,立春花信有三:迎春花、樱桃花和望春花逐次绽放,迎接春日和暖时光。
立春一候・东风解冻(摄影:李学峰)
立春二候・蛰虫始振(摄影:李学峰)
立春三候・鱼陟负冰(摄影:李学峰)
春景复苏气象最先唤起的是农民。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通常,农事活动始于春种、终于冬藏。对于传统农耕社会而言,立春是新岁农事的始点,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故而民间素有“年大不如春大”“春朝大于岁朝”等说法。重农固本,是立春农业民俗的核心观念表达,其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便是“春牛”,包含着鞭春牛、舞春牛、养春牛等丰富多彩的仪式活动。可以说,“春牛”是立春农业民俗精神的集中体现,彰显着中国节气文化的农事色彩与悠久传统。
鞭春牛,也称打春牛,在过去的千百年间,是一项由官方主持举办、百姓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意在策励农耕、兆示丰年。河北《昌黎县志》:“立春先一日,塑小芒神及春牛于东门外,阖城官员往迎,鼓乐交作,老稚趋观,谓之迎春。……至次日,届时鞭而碎之,谓之打春。”春牛,实为泥塑或纸扎的“假牛”,腹内装有五谷杂粮,在鞭打后流出,以象征稼穑岁登之年景。时至今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乡打春牛”便是这一古老文化的当代见证与活态呈现。
群众组织扮演知县及众官吏举行打春牛仪式(内乡县衙博物馆提供)
春牛不仅有提示农作、象征丰稔的意义,还有指示农事早晚、气候冷暖的功能。有些地区在句芒神与春牛的排列次序上会有“特意”安排,若立春在腊月十五前,则神在牛前,示农事早;若在岁末年初,则神牛并列,示农事平;若在正月十五前后,则神在牛后,示农事晚。此外,亦有以其他方式提示农事早晚者,广东《新宁县志》:“立春日,有司送句芒、土牛。句芒,名拗春童,着帽则春暖,否则春寒。土牛邑红则旱,黑则水。”以句芒是否着帽及春牛的色彩来标识冷暖、旱涝。
各地的立春表演艺术多种多样。除打春牛外,广东等地还广泛流传着立春“舞春牛”的民俗,其“春牛”通常由竹篾、铁丝等物扎制而成,涂有彩绘,表演队伍由十余人组成,边舞边唱,诙谐幽默,以表达对耕牛的珍视和丰收的期待。与之类似的“演春”,也是立春的传统习俗之一,河南《阳武县志》:“立春前一日,土人扮故事,乡民携田具,唱农歌,为兴农作之状,名曰‘演春’。”农民通过歌舞“再现”农事,不仅能够娱乐身心,还具有提示莫误农时、倡导尊重劳动等多重意义。
中国西南、西北地区还广泛流传有专门迎接春日的说唱艺术——说春,例如在贵州石阡等地,当地称说春者为“春官”,春官以说唱的形式,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传播农事节令、报送美好祝福。浙江遂昌的迎春农业民俗是“班春劝农”,其中“班春”指的是“颁布春令”,“劝农”意思是“劝导农事、策励农耕”,该习俗始于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其在担任遂昌知县时,每逢立春前一日,会率领僚属迎春、鞭春,向乡民颁布“春耕令”,以劝导农民按时耕作、不误节令。
外国友人参与石阡说春(石阡县文化馆提供)
班春劝农(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班春劝农:抢五谷(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立春后,农事逐步提上日程。浙江青田等地有养春牛、挖金等习俗,《青田县志》:“立春早晨牵牛去吃春草,说是吃了春草健壮力大。”“(立春日)天亮,男人去田里开锄,举锄挖三下,称‘挖金’。寓意劳动致富。”广西罗城一带仫佬族在立春前一日聚于春牛亭,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鞭牛犁地的开土仪式,以示农耕开始。立春日,农家领取谷种,在祭祖仪式礼毕后,犁地、布谷,由宗族族长负责检查春耕。自此,村落中从事其他行业的人也都将陆续返回农田,投身农业生产。
立春大过年初一
中国传统社会素来重视四季之始,数千年来,迎春纳福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重大礼仪文化传统。《礼记·月令》:“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可见,古代迎春系国之祭礼。至今,浙江衢州每逢立春都会依托梧桐祖殿,举办盛大的“九华立春祭”,祭拜句芒、扎制春牛、演戏酬神、踏青出游等,以迎春接福、企盼安康。
九华立春祭:民间组织舞龙、抬神巡村(柯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提供)
九华立春祭:少男少女颂春(柯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提供)
古代社会,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均有“进春”等仪礼。元末熊梦祥《析津志典》:“(立春日)中书、户部进春牛。”北京《宛平县志》:“是日五鼓,具数小芒神、土牛,官生舁献大内诸宫,曰‘进春’。”可见,进春之物系呈献的小型芒神、春牛等贡物。民间社会则称类似习俗为“送春”,浙江《萧山县志稿》:“地总丐头作小土牛,以馈士绅、商铺,索赏新春钱。”通常,送春牛者为贫寒之人,而受者多为乡绅、贤达、富户等,除表达祝福外,送春牛之举还可以换取钱财。
民谚“立春大过年初一”,尽管这种说法有夸张成分,却也显示出了人们对立春的重视程度。立春,宫廷朝贺习俗由来已久,至迟在清时,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风习,时人称作“拜春”,是一种类似于“拜年”的迎春礼仪。《清嘉录》:“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捻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安徽地区还有“望春”之俗,《歙县纪俗诗》自注:“先春数日归,届期乘青舆、衣青衣,行者必伞,以立春之时入门,谓之望春。”俗信此举有利生育。
立春日是“春生”之始,人们视其为“吉日”,尤其忌讳口争。浙江《东阳风俗志》:“又俗以立春日为‘吉日’,避在此日吵架相骂。”为使“人事”合乎“春生”的自然节律,同时避免扰乱社会运转的正常节奏,古代,国家行刑制度多规定在立春后要慎用刑杀之罚,《后汉书·礼仪》:“立春之日,下宽大书曰:‘制诏三公:方春东作,敬始慎微,动作从之。罪非殊死,且勿案验,皆须麦秋。退贪残,进柔良,下当用者,如故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敬重自然的社会文化观念。
春季气温将逐步回暖,伴随虫蚁出没、病菌活跃,容易引发各类疾病,因此,立春节气包含诸多卫生保健习俗。浙江青田等地流传有“燂春”之举,妇人手持樟树枝叶火把,熏遍各室。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希望能够消灭跳蚤、老鼠等害虫,以达到驱瘟灭灾的目的。广西等地的侗族还有立春“迎春雷”的风俗,如遇立春日打雷,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跳一跳、抖一抖衣服,同时清理渔网、柴刀、锄头等农具,以示雷公降临、春日到来,俗信此举可消灾免难,保全家平安。
与幼童紧密相关的立春卫生保健习俗包括散瘟疫、卖春困等。立春,在土牛经过处,儿童多以麻、豆、米、谷及石块等物抛掷其身,福建《长乐县志》:“土牛过市,以麻、豆、赤米掷之,曰散瘟疫”,认为可保孩童免生痘疹等疾病。卖春困是江浙一带的立春趣俗,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春困二绝》的诗题下自注:“吴俗:立春日,儿童以春困相呼,以掉头不应者为黠。”在立春日破晓前,小孩子们沿路呼叫“卖春困”,如有人应答,则意味着卖掉了春困,春日将不再疲乏。
儿童往春牛身上撒豆祈福(内乡县衙博物馆提供)
春生美好,装饰立春生活的民俗传统花样繁多。旧时,人们在立春日张挂春牛图,以作为农事指南、企盼年景丰收,同时,在门户张贴红底“宜春”字帖,以称赞春日。除装饰门庭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穿戴饰品,如小孩子佩戴的春鸡、春娃等,山东《邹县志》:“妇女剪彩为鸡,儿童佩之,曰戴春鸡。”特别是“春鸡啄豆”造型,系祈避痘疹之疾愿望的直接表达。而妇女立春多剪彩为花木、草虫、彩燕、蝴蝶等,佩于发间,民间俗谓“闹嚷嚷”,以迎接春天的朝气蓬勃之景。
立春日长者给孩子戴春鸡(内乡县衙博物馆提供)
青蒿黄韭试春盘
立春始、万物生。与其他节气相比,立春饮食尤其强调“生”“新”等美好寓意,且大多数食物在命名上都带有“春”字,以至于其饮食行为都被称作“尝春”。立春吃生菜的食俗源远流长,至迟在汉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通常,在立春文化语境下,“生菜”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就概念而言,指的是各类鲜嫩蔬菜,而非某一特定品类;二是在食用方法上,通常以生食或者是凉拌为主。河北《遵化州志》:“立春日,啖饼、食生菜,迎新。”立春吃生菜,含有“迎新”的美好期待。
立春日农户吃春菜(内乡县衙博物馆提供)
将各类春菜等物以盘装之,间或辅以调制,便有了“春盘”之名。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提及的便是立春吃春盘的食俗,且以生菜细者为多。苏轼《送范德孺》:“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蓼茸蒿笋试春盘。”可见,彼时的“春盘”装有嫩蒿、黄韭、蓼菜芽、笋等各种春菜。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春盘食材也不尽相同,除春菜外,古代富户有时也会将果品、春饼、糖等装入盘内,使之更为丰盛美味。
五辛盘是一种特殊的春盘。对于何谓“五辛盘”,有两种解释:一是因盘装五种辛辣的生菜而得名,如《本草纲目》:“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二是由五种辛辣的调味品调制出的春盘,如河北《新河县志》:“立春日,以红白萝卜切作细丝,和以五辛,谓之春盘。”从字面来说,五辛盘之“辛”与“新”谐音,同时辛辣有助于生发阳气,故在立春备受欢迎,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新春日献辛盘”,即便士庶之家,也如是。
春饼也是立春饮食的常见之物。宋末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唐代《四时宝镜》:“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古代,皇帝还会在立春日向百官赏赐春饼,明代孙国敉《燕都游览志》:“凡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春饼有烙制、蒸制等多种做法,其形制也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以薄饼包裹菜、肉的吃法,则演化为后世的春卷。上海《嘉定县续志》:“春卷,以麦面为糊,摊如薄纸,卷肉丝、春笋、韭芽等,煎食之。”如今,春卷不单是立春节令美食,还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味。
立春日孩子吃春饼(内乡县衙博物馆提供)
咬春系立春传统食俗。广义而言,吃春饼、春卷等都可称为“咬春”,但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无疑是萝卜。明代刘若愚《酌中志》:“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曰咬春。”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立春值万物生发之时,萝卜味辛,有助于消除睡意、振作精神。在天津等地,民众将咬春的紫萝卜称作“子孙萝卜”,俗信有利于增强生育机能,寓繁衍、新生之意。
立春前一日,挑水贮存,称“挑冬水”。浙江《东阳风俗志》:“今俗,立春前一日,农家争相挑水,谓之‘挑冬水’。俗传切制冬米糖及烧制鱼冻、冻肉诸肴,非冬水难成。”民间认为,冬水凛冽、浸物不易腐坏,而立春后的春水浸物容易腐烂,故而在立春前一日储冬水以备用。立春日烧食春茶,浙江等地称“煨春”。《雍正浙江通志》:“立春日,烧樟叶、燃爆竹、啖栾实,煮茗以宣达阳气,名曰煨春。”此茶多与红豆、桂花、红糖等物同煮,辅以茶点同食,是全家人聚坐共享的和睦茶文化。
步入立春节气,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立春是由冬入春的时间节点,象征着一元复始,万象更生,九州山河迎来又一轮四时佳兴的美好光景。春风拂过,寒气逐日远去、冰雪日见消融,伴随着天地萌动、草木萌发,一幅色彩斑斓、朝气蓬勃的春生画卷即将绘就。旧岁已去、新年可期,一年之计、惟在于春。立春酝酿着无限的活力、孕育着新生的希望,朱自清《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在春之始日谋划、奋进,以脚步迎接未来,方才不负阳春好时光。
(本文作者系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馆员,中国民俗学会乡愁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