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基础理论研究,也包含保护传承弘扬途径、模式、关键技术与措施等。自2019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从顶层设计、宏图擘画到具体文化要素的提升完善,黄河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黄河保护法更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黄河文化保护重点工作明晰了权责。总体上,黄河文化保护工作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新时代,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需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牢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初心使命,有序开展、深入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讲话明确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初心使命。黄河文化保护的各项工作都要秉持这一初心使命,通过挖掘、提炼并展现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支撑。
二是基于黄河治理文化中“治河与治国”的历史逻辑,阐述好“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一时代命题。黄河文化中“文化”是本色,“黄河”是特色,黄河文化以几千年来人河关系为基础孕育演变。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最早由治水有功的大禹而始,松散的部落因黄河水患而聚集互助,形成家国天下,凝聚家国情怀,最终成就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历朝历代,黄河治理与家国兴衰密切相关,成为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国之大者”。千百年来,黄河成为民族基因里最活跃的因素。黄河治理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黄河治理文化中“治河与治国”这一历史逻辑阐释清楚,也就明晰了中华民族根与魂的时代命题。
三是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在黄河文化中均有丰富的体现。在同黄河水患作斗争中体现出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精神,在黄河之滨繁衍生存表现出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精神,以及以水为师、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精神,开疆扩土、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兼容并蓄特质等,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遍布黄河两岸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彰显民族气节的《黄河大合唱》等文艺作品,形成和丰富了黄河文化中的红色基因。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了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翻开了人民治黄的新篇章。黄河保护治理过程中的方略演变、科技进步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黄河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四是依托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黄河文化廊道,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涉及范围广、要素多、类型丰富,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同区域之间黄河文化要素的有机融合,在体制机制以及建设模式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相对而言,依托黄河生态廊道,借助黄河干支流的天然水力联系,统筹沿岸文化要素、流域水景观、水工程等资源,基于黄河重要节点和河段,“点、线、面”相结合,建设集水利、生态、文化、旅游等于一体、贯穿九省区的黄河文化廊道,更为可行,且可以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五是逐步改变现有黄河文化研究的碎片化和割裂化,加强黄河文化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系统梳理当前黄河文化研究中存在的行业隔阂、时空割裂等问题,系统开展黄河文化资源调查和认定,建立黄河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剖析黄河文化中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民间文化、保护治理、红色文化等不同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明晰黄河文化要素的时序演化、空间联系、学科融合,并以黄河为纽带串珠成链,构建具有系统性、逻辑性、整体性的黄河文化研究体系。
六是加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保护治理与世界大江大河治理息息相关,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抓手。未来需基于黄河文化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开展世界大江大河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依托黄河文化,向全球宣介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打造对外文化交流铭牌和窗口,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提供支撑。
(作者分别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江河治理中心副主任、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黄河组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