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15日,中国农历兔年春节将近。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古筝教师左若琰携手17 名古筝学员在惠灵顿市下哈特芒格拉齐教堂(Maungaraki Bapist Church)举办以“兰韵”为题的新年古筝演奏会,吸引了近100名观众到场赏乐,成为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2023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中以中国民乐为载体的实体交流精彩一幕。
华人学员现场演奏
左若琰介绍说,这是她与古筝班学员连续第二年在中国春节前夕举办“兰韵”古筝音乐会。随着古筝学员队伍的逐年壮大,参演音乐会的学员已从去年12人增至今年17人,既有年过六旬的老人,也有不到5岁的孩童,甚至还有即将待产的“准妈妈”。在左若琰看来,正是这些学员的坚持和努力,让她能够目标坚定地致力于中国传统民乐的海外传播与教学。
左若琰与学员同台演奏
此次演奏会上,古筝曲目及表演形式更趋多元化,既有《纺织忙》《浏阳河》《洞庭新歌》等古典名作,也有《女人花》《大鱼》等流行乐曲。由左若琰倾情演奏的极具西域风情的现代古筝创作曲《行者》,成为当天音乐会的一大亮点,这首兼具大唐气韵与印度传统音乐风格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五音音节调音模式,采用西方音乐的现代十二音律,在音乐风格、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上都与传统筝曲大相径庭,充满古印度风情的旋律,让听众仿佛踏上了遥远的丝绸之路,穿越回与各国交好的大唐盛世,一探丝路文明与中原文化的交织碰撞,通过音律品味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
左若琰与学生同台演奏
17名年龄各异的古筝学员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接连以独奏、合奏、重奏等多重形式倾情演奏《纺织忙》《浏阳河》《洞庭新歌》《彩云追月》《女人花》《梨花颂》等风格各异的曲目。其中,多位小学员合奏《沧海一声笑》,大气豪迈的曲风与稚嫩的面庞形成强烈反差,令观者印象深刻。
华人学员现场演奏古筝
“古筝入门虽易,晋升却难,贵在坚持,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今年有幸和其他学员一起演奏,从容自信地展示自己,于我而言就是成功。”古筝学员璐(Lu)表示,习练古筝这一古老的弹拨乐器,已成为她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愉悦身心的重要途径。
左若琰现场领衔演奏
初次登台表演的小学员卢卡斯(lucas)异常兴奋,说自己非常喜爱中国古筝,因为音色悦耳,十分动听,并希望自己坚持习练下去。
演奏会现场
小学员弗洛拉(Flora)的母亲一直在演奏会现场观看演出,有感而发说:“身为海外华人,总是希望保持着自身的民族性,守住中国文化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中国文化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诸如语言和音乐等,通过学习古筝,能够在扎根海外的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学习古筝是一个认识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过程,激发出我们热爱生活、享受美好的热情。”
现场演奏的小学员
第一次现场欣赏古筝演奏的惠灵顿观众海伦(Helen)表示:“看到这一群古筝演奏者身穿中国传统服饰、弹奏着中国古老的乐曲,令我非常震撼,瞬间将我带回遥远的过去,仿佛讲述着一段与我们都有渊源的故事,希望这样的表演形式能够坚持下去。”
演奏现场
来自新加坡的华人观众温妮(Winnie Yap)说:“无论是独奏或合奏,都能感受到演奏者的倾力而为,西域风情的《行者》直击心灵深处,熟悉的《女人花》旋律扣人心弦,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在观众方(Fang)看来:“演奏者们从容淡定的表演,是平日里刻苦学习的缩影,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尤其左老师一曲《行者》将音乐会推向高潮。古筝是中国音乐的名片,音乐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感谢师生们用古筝奏响了希望的赞歌,带给我们对新年的美好憧憬与祝福。”
师生合影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表示,正如《行者》这首乐曲所诠释的寓意,文化唯有在交融碰撞中方能推陈出新、激荡出火花与创造力,中心的教学、演出人员多年来一直珍惜宝贵的线下演出机会,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一次次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在海外传承创新、焕发光彩,眼下兔年春节将至,中国传统音乐将继续发挥主角作用,为新西兰当地欢乐春节庆典活动增添喜庆氛围,让中新两国民众在乐声中增进友谊和理解。
(摄影:张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