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先民们对于自然的真实记录以及源于劳动的智慧结晶,在气候、物候等方面有着精准的发现和描绘。眼下,北半球已经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南半球则意味着春季行将结束,气温逐渐升高,作物迎来了最佳的生长季节。
“不时不食,顺时而食”这一自古沿袭至今的时令民俗,折射出中国节气在饮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正所谓“万物争其时,众生安其命”,人们顺应着自然天理的变化,在辛苦与闲适之间反复修行。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携手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合作中心,通过中国文化中心官方社交平台分享二十四节气中有关大暑、立秋两大节气的精彩美食制作,一睹川菜大厨的时令美食绝活。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通过官方脸书平台分享川菜大厨有关时令的美食制作《可以吃的节气·大暑·夏食记》
大暑:时令全桃宴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个节气里,高温影响着人们的食欲,但农作物却在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并带来新鲜的美味。一起跟随川菜厨师周夏的步伐,前往位于成都东部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寻找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以此制作大暑时令美食。
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既是成都人的花果园,也是中国三大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8万亩的桃园,实现了很多人“春天看花、夏天吃果”的惬意生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桃树的国家,百姓对桃子有着特殊的感情,桃子象征着健康和长寿。一棵桃树八味药,有“肉、仁、花、枝、叶、根、胶、皮”,如桃子味甘、性温,可补气活血、生津涤热,非常适合夏天食用。周夏以水蜜桃为原料,制作了一桌“全桃宴”:酸甜可口的桃汁松鼠鱼、顺应“大暑吃暑羊”的桃枝炙羊肉、荟萃众多鲜味的桃胶鲜果伏茶。
立秋:如是贴秋膘
夏未尽,秋已至。立秋,中国二十四节气里的第13个节气,也作为“四立”之一,象征着秋季的开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虽然盛夏的余热未消,但万物已然悄悄地在进行着阴阳的轮变。
立秋之后,人们开始“贴秋膘”,但盲目进补会加重秋燥,此时宜进食“润”的食物,用以降噪。两位年轻的川菜厨师,遵循“不时不食,顺时而食”的中国节气养生原理,分享了两道适合秋季的特色佳肴:一是以睡莲入菜,搭配地道的东坡做法红烧肉,制成“睡莲红烧肉”。作为“药食同源”的一种食材,睡莲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入菜。选用肥瘦相间的三线五花肉,采摘新鲜睡莲,在炖煮肉的过程中,让花的药性和香气与肉结合,再以荷叶遮盖,小火慢煨45分钟以上。
二是采用秋季之后逐渐丰收采摘的梨子,制作一道“悦心瓜梨”。将梨子做成一个容器,抠出多余的芯,调入添加秋季食材——鲜藕的肉馅,蒸制15分钟,以清甜味道为主打特色,这同时遵循了“顺时而食”的时令养生之道。
(图文来源: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合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