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扶贫既输血又造血,既扶智又扶财,既扶业又扶人,既扶弱又扶强,真正发挥了物质和精神“双脱贫”的独特作用。
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来抓,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积极推进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全省乡村旅游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有效发挥了旅游就业和收入“双提高”、产业和生态“双促进”、物质和精神“双脱贫”的积极作用。2016年以来,先后扶持深度贫困地区702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7200户;完成了6500个贫困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器材的配送工作,建设各级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6家,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268个,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301个,乡村民宿652家,通过文化和旅游带动55.46万人实现脱贫。
“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
搭建文化和旅游扶贫新平台
“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是中央给甘肃牵头抓总的产业扶贫任务,也是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脱贫攻坚创新举措的亮点之一。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2019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在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主办“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活动,发布了“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的四条线路,成立了“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推广联盟。以“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推广联盟”秘书处设在省文化和旅游厅为契机,积极融入“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承办全国“三区三州”旅游扶贫专项活动,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开展联合营销,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媒体合作,联合策划开展主题宣传营销活动,展示了贫困地区乡村文化和旅游产品。2019年7月,在甘南州举办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期间,组织“美丽战胜贫困”工作论坛,“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政策发布和旅游线路产品推介、少数民族文艺展演和旅游商品展销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深度贫困地区影响力。在《中国旅游报》和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开设“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专栏,宣传文化和旅游产品、线路,推广工作成效和经验;开行“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专列”,与“环西部火车游”专列形成联动;推动金融支持“三区三州”,协调成立了中国银行“三区三州”支行,开发“三区三州”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金融信贷产品。
政策项目持续聚集
强化文化和旅游扶贫新支撑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先后高规格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会,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门配套制定了《甘肃省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甘肃省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文化和旅游切实担当起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的重任。
围绕产业扶贫重大任务,甘肃省委、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和省上各类资金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的要求,加大文化和旅游扶贫财政性投入,形成文化和旅游多元化投入机制。研究制定了《2018~2020年脱贫攻坚财政资金安排计划》,全省统筹安排3亿元旅游专项资金,扶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推荐兴隆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7个项目为金融支持全国旅游扶贫重点项目,申报兰州市皋兰县什川古梨园等12个项目为全国旅游扶贫优质项目;联合省发改委在深度贫困县筛选确定了72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每个项目安排建设资金1000万元;争取国家项目资金3700万元,完成1689个贫困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器材的招标配送工作;实施乡村旅游规划公益扶贫行动,为列入“三区三州”的临夏州、甘南州、天祝县编制50个贫困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全力组织实施。
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打造文化和旅游扶贫新引擎
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全省筛选确定了268个乡村旅游示范村集中建设,打造示范标杆;以公开招标方式,委托高校、旅行社和媒体组成第三方督查评估和咨询服务组,对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了绩效评估,对项目建设、业态培育、产品开发、运营管理给予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在《甘肃日报》开辟专栏专版,对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扶贫重点村进行系列宣传推广;由西北师大、兰州文化和旅游学院和旅游智库以“旅游扶贫”和“乡村旅游”为主题分别组织专家撰稿,对全省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集中指导;由旅行社组队对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扶贫重点村进行产品线路开发设计,策划推出乡村旅游精品产品126处、线路60条。
今年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甘肃省率先从乡村旅游做起,出台了《加快恢复文化和旅游市场的若干措施》《统筹推进全省乡村旅游业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手册》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乡村旅游复工复产、迅速升温。联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2019年度报告及2020年趋势展望)》,于4月2日通过新华财经现场云直播平台正式发布。整合全省各地短线游、自驾游、周边游、乡村游等优质旅游资源,推出6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结合“5.19”中国旅游日组织开展“陇上花开乡约甘肃”—甘肃省乡村旅游美丽之旅推介活动,进一步做热做火全省乡村旅游市场。
创新开发模式
拓展文化和旅游扶贫新渠道
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产品布局模式,全省基本形成了景区带动型、城镇辐射型、通道景观型、产业依托型、乡村休闲型和创意主导型六种旅游扶贫模式。
景区带动开发。全省以20个大景区、30个精品景区、50个特色景区的百个景区体系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开发乡村旅游,吸纳贫困村民参与景区管理、项目建设和接待服务。
城镇延伸开发。依托城镇人口集中的优势,在周边发展专业旅游村,建设农家乐。陇南市实施乡村旅游“百村千户万床”工程,依托城镇建成标准化农家客栈500多家、床位5000多张,发展农家乐1130户,带动就业近万人。
廊道布点开发。在旅游主干道沿线,选择自然生态优美、村落风格独特的乡村,建设观景台、自驾车基地或户外营地,引导发展旅游村或农家乐集中区。全省已建成21个标准化自驾车(房车)营地、配套建设了旅游道路沿线观景台、停车场、旅游厕所和旅游标识,形成了乡村旅游景观廊道。
农业依托开发。以农村连片花卉种植、苗圃栽植、草业种业、大棚蔬菜瓜果等种植产业为依托,开展花卉观赏、婚纱摄影、农家采摘、周末农夫等多种旅游活动,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直接经营、参与就业、股份分红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
产业融合开发。挖掘乡村独特资源优势,开发森林生态、草原度假、养生保健、溪谷漂流、滑雪滑草、农事体验、民俗演艺等多种融合产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创意创新开发。坚持“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的原生态理念,建设独特的画家村、写生村、雕塑村、窑洞村,创意举办乡村嘉年华,带动乡村旅游开发。截至目前,全省旅游专业村累计达1053个,农家乐累计达19,165户,培育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个,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培育“双带双加”旅游扶贫先进典型12个,32个村被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推进文化惠民
增添文化和旅游扶贫新活力
积极推进非遗扶贫,指导建设各级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6家,组织认定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91家,累计组织非遗扶贫培训381期,培训人数9738人次。在临夏州设立甘肃省传统工艺工作站,积极争取50万元支持临夏县、积石山县开展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加强与高校合作,委托兰州交通大学组建临夏州非遗扶贫工坊文创开发团队,扶持临夏州开展非遗扶贫工作,开发非遗文创产品64,861个,订单量突破23万,学员月平均收入2200元。
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为目标,全省各级紧盯扶贫任务,采取“财政支持一点、项目安排一点、社会筹措一点、个人集资点”的办法,督促相关市州完成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全省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的目标。启动实施流动文化车工程,为“两州一县”每县(区)配备了一台流动文化车,有效保障了贫困地区送文化下乡工作。深入实施贫困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器材配备和文化数字提档升级工作,完成了贫困地区511个乡镇、692个行政村的数字文化建设任务,为贫困乡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
专题培训教育
建设文化和旅游扶贫新队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发改委共同制定了《甘肃省乡村旅游建设指引》,选配了200多幅图例,印刷成册下发到各乡镇、村组和乡村旅游经营户,为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推进旅游专业村及农家乐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支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依托全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每年举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集中对深度贫困县区分管领导强化培训。市县两级切实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近年来,先后对500多个专业旅游村、1万多名乡村干部和农家乐业主进行了集中培训,组织300多名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参加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培训班。2019年在全省深度贫困地区集中举办旅游扶贫培训班32期,培训乡村旅游扶贫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6000多人,实现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培训全覆盖。
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文化和旅游扶贫既输血又造血,既扶智又扶财,既扶业又扶人,既扶弱又扶强,真正发挥了物质和精神“双脱贫”的独特作用。
一是富裕了乡民。发展乡村旅游有效拓宽农户增收致富渠道,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为农民铺就增收致富新路子,促进了群众增收脱贫。近年来,陇南市康县花桥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村整体脱贫。经调查,开办农家乐和农家客栈月收入可达3万余元,年收入可达20万元左右。定期向贫困户购买土鸡、土鸡蛋、山野菜等原材料,聘请贫困户为服务员,可以带动20多户贫困户共同发展,每人年务工收入约1.5~2万元左右。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通过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增加群众就业机会。村游客服务中心和乡村宾馆,为200余人提供保洁、保安、服务等就业岗位,村内油坊、磨坊、豆腐坊、手工挂面坊等各种作坊在采购原材料、招聘务工人员时,优先带动村内及周边的农户和贫困户就业,扶贫效果十分明显。
二是美丽了乡貌。通过旅游扶贫,将美丽乡村与专业旅游村建设相结合,整合各级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搬迁、游牧民定居、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方面的项目资金,集中实施水、电、路、通讯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了民居、厕所、环卫等设施改造,促进了垃圾净化、村容绿化、环境美化,改善了农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
三是开发了乡宝。随着全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聚集到乡村旅游开发,成为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贫困地区通过开发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交通、兴办旅游餐饮、加工小型食品、制作纪念品,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接待、土特产品种植与加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单一农业向多元产业转变、粗放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四是留住了乡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乡村蕴含的生态美景、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的价值得以体现和开发,使乡村特有的传统工艺、文物古迹、节庆文化、农耕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真正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随着乡村旅游发展,使当地农民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村生态环境的巨大价值,感受到乡村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弘扬民俗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推动实现乡村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五是文明了乡风。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建立起城乡直接交流渠道,随着旅游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大量涌入,农村的封闭和禁锢被彻底打破,促进了农村思想观念根本转变和农村文明程度有效提升,激发了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以旅游为名片,引客进村、引资进村、引技进村,成为农村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促进了城乡和谐发展。
康县阳坝(摄影:张建华)
兰州旅游文化节活动现场
陇南市宕昌县鹿仁村
陇南康县“美丽乡村”花桥村
临夏州和政县万亩鲁冰花庄园
武威市天祝县锅庄舞
庆阳政平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