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华 来源: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 发布时间:2016-12-09
被誉为“小萝卜头文化大使”的南京小红花艺术团(以下简称小红花),是绽放在中国六朝古都的一朵蜚声国际的“艺术之花”:自1957年成立以来多次跨越千山万水,将中国文化艺术的精萃与华彩飘洒到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月4-9日,这朵“艺术之花”首次踏上南太平洋腹地的新西兰,向首都惠灵顿、北帕、奥克兰民众献上了一场场集舞蹈、声乐、器乐和戏曲于一体,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舞蹈相糅合的访演活动。
4日晚,由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的小红花访演活动在新西兰国家博物馆音乐厅拉开帷幕。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临时代办屈光洲、惠灵顿市议员莎拉·弗瑞、惠灵顿市政府国际事务部主任袁同、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南京市文广局副局长焦蕴华等与近300名观众一同欣赏了这场高潮迭起、惊喜不断的“少儿版春晚”,中、新多家媒体对演出实况进行了采访与报道。
《花开满园》作为开场歌舞率先亮相,缤纷的色彩、嘹亮的歌声与欢快的舞姿呈现出小红花少年特有的阳光风貌与“桃李满天下”盛景。11岁器乐小演员刘艺成为惠灵顿观众带来了“唢呐、卡哨、哨片”三种乐器演绎的北方民乐《打枣》,小小哨片含在嘴里并以娴熟精准的吹奏、高难发声技巧,演绎出这首北方乐曲的浓郁民风,令人惊叹。
开场歌舞《花开满园》
10岁小演奏员郭沁妍,带来了经典的二胡独奏《新赛马》,技法醇熟流畅,乐音激昂飞越。在民族打击乐《鼓趣》表演中,10岁小鼓手朱俊鑫和众小鼓手,以节奏如瀑、气势磅礴的表演博得了现场观众的如雷掌声。
郭沁妍二胡独奏《新赛马》
11岁的高欣羽则献上别开生面的民族吹管乐联奏,用巴乌吹奏了采自云南哈尼族和彝族的民间曲调《渔歌》,用葫芦丝吹奏了婉转旖旎的《芦笙恋歌》,用笛子吹奏了耳熟能详的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塔塔尔舞曲》,为惠灵顿观众带来了一次有关中国民族吹管乐的听觉盛宴。
小红花的舞蹈小演员,以扎实过硬的基本功,为惠灵顿观众献上了带有地域特色的《山里娃》和欢快奔放的《小苹果》。据南京市文广局副局长焦蕴华介绍,形如跳皮筋的舞蹈《彩蝶飞舞》,由国家一级编导、原小红花艺术团副团长刘英姿女士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历时30年已成为小红花的经典保留节目。这一源自生活题材的舞蹈展露出孩子们活泼、可爱、阳光的精神风貌,让新西兰观众大开眼界。
中国民族吹管乐联奏带来听觉盛宴
舞蹈《山里娃》
小红花经典保留节目《彩蝶飞舞》
以中国传统戏曲为元素创作编排的舞蹈《梨园俏妞妞》,在舞蹈中融入了青衣、旦角、武生等京剧元素,当孩子们头戴翎子、走着圆场上台时,小演员在舞台中央的连续10个前滚翻,英姿飒爽,惊艳全场。孩子们还与现场观众互动,一时间台上京腔京韵,唱、念、做、打呼应着观众席上“生旦净末丑”各式京剧脸谱,气氛热闹非凡。
融入京剧元素的舞蹈《梨园俏妞妞》
声乐小演员的表演同样精彩纷呈。中外歌曲联唱依次献上了中国民间鲜花调《茉莉花》、新西兰毛利族歌曲《河水湍湍》、极致应景的《圣诞歌》和犹如天籁的《真善美的小世界》,展现趣味十足的童真、具有浓厚中国民俗味道的《回娘家》等等。整场历时90分钟的演出最终以字正腔圆的《说唱脸谱》完美收官。
演出结束后,音乐厅内掌声经久不息,观众们无不为这些年龄最大不超过12岁、最小仅6岁的小演员们所折服。惠灵顿市东区议员莎拉·弗瑞多次感叹演出“太精彩完美、不可思议……”,很多意犹未尽的小观众们在演出结束离场时,甚至问大人“现在是不是中场休息……”
“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展现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高超专业的艺术水准,更是以其清新的方式传播了中国文化艺术,引发访演国家民众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如此表示,中国文化中心一直尝试通过专业化、多样化的民族文化精品,找准新西兰民众的兴趣点,让文化传播直抵人心,有效扩大中国文化在新西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小红花绽放新西兰国家博物馆音乐厅舞台(摄影:张健勇)
首届“中国影像节”全球展映活动揭幕 多部纪录片将落地新西兰
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精品项目展播
探秘5000年前的中国良渚古城遗址
中国——摩洛哥旅游论坛
中心简介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支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