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武术文化趣谈”讲演活动迎来收官之作——中国国家级武术裁判、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武术套路教研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武冬教授与近百名新西兰中国功夫爱好者在惠灵顿华人圣公会礼堂面对面切磋技艺,一同体验中国无数的“技”与“道”。
中国国家级武术裁判、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武冬教授示范武术动作
围绕中国武术的历史起源与主要流派,武东再次以出神入化的动作进行了重点示范解析,让新西兰中国功夫爱好者不仅了解到中国武术涵盖131种丰富的门类,诸如八门拳、八卦掌、五梅拳、南佛拳、鸭形拳、秘宗拳等众多拳种,还亲眼目睹中国武术作为一门古老的文化在技击、防身、健体等方面的鲜活特征,令现场观众大开眼界。
中国国家级武术裁判、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武冬教授讲解马步要领
“这次讲座以典型的象形拳种为切入点,重点介绍鹰爪拳、螳螂拳、鸭形拳等有趣的拳种,进而引出中国人‘比类取象’的思维特征,以此揭示中国武术崇尚的‘天人合一’文化心理。”武冬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帮助新西兰中国功夫爱好者加深、加强对中国武术文化根源与深邃内涵的理解。
当日带领众多门徒来到现场聆听讲座的新西兰功夫武术协会全国主席格伦·基思,修习中国武术已有45年,长期练习太极拳和擒拿术等。他表示,同样是太极拳,武冬的精深见解与动作示范令他耳目一新,为他今后拓展武术培训课程提供了具体而微的指导方法,也开阔了文武兼修的视野。
在讲演中,武冬还特别提到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主要的思想贡献——阐明了“礼、乐、射、御、书、数”与习武之道的关系,强调学习贵在“学文习武”,让诸多习武者突破了原先的认知局限。
在讲演现场,武冬指导新西兰听众反复习练体验中国武术司空见惯的抱拳礼,以及实用性极强的“捋、 按、 推”等防身要领,现场观众不仅认真揣摩练习,还结对交手互动,用心领会含蓄内敛、开放张扬兼而有之的“术之道”,将一场“武术文化趣谈”变成热气腾腾、喊声阵阵的“功夫训练场”。
新西兰功夫武术协会全国主席格伦·基思与学生体验中国武术防身术
惠灵顿太极协会戴维·麦肯齐与小学员练习中国武术防身术
新西兰中国功夫爱好者认真习练体验中国武术防身术
戴安·富勒作为一名喜爱中国功夫的太极练习者,非常认同武冬的观点,认为太极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指向个人内心的修行体验,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能够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不失为双赢的健身之道。
来自新西兰功夫武术协会、现年52岁的苏尔·拉梅西与众多武术习练者表示,他们体会到门类繁多、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中国武术,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中国文化的延伸与缩影。
此次武术趣谈活动,吸引了新华社、新西兰天维网、乡音报等媒体的聚焦报道。
新西兰中国功夫爱好者热情参与“中国武术文化趣谈”讲演会(摄影:张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