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文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8-08-17
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于2012年12月在莫斯科揭牌,是我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一家中国文化中心。成立5年多来,文化中心面向主流人群和当地民众,举办演出、展览、讲座、研讨会、读书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近千场,为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常态化的窗口,为实现两国民心相通、夯实两国民意友好的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俄罗斯各界的认可。
立足本地
挖掘文化资源和力量
文化中心要运营好,仅靠国内提供的支持远远不够。作为进行文化传播的常态化平台,文化中心需最大限度地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创新求变,借船出海,打开局面,营造声势,达到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俄罗斯是汉学研究大国,汉学研究力量雄厚,各大高校东方学系中活跃着一批汉学研究力量。这些汉学研究者思维活跃,从事着中国语言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对中国经济、哲学、外交、“一带一路”倡议均有独到见解,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工作可以借助的重要力量。
今年起,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推出中国文化国情系列讲座,邀请俄罗斯各大汉学机构教授、专家在文化中心主讲,每月一个主题,目前已经陆续推出“中国农历与中国新年”“茶在中国文化:神话、绘画与诗歌”“丝绸之路上的西夏王国”等主题讲座。后续还计划推出中国汉字、哲学、当代文学等主题讲座。除文化领域的讲座外,文化中心还邀请中国问题专家就当前中国的外交、经济、民生以及中俄关系等进行解读,让俄罗斯民众了解中国文化和发展现状。这种做法更具有说服力,易被当地民众接受。同时,还有助于巩固和发展文化中心与俄罗斯汉学机构的常态化联系。
凝聚人气
大力推动常规培训
开设各类常规教学培训班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凝聚人气的重要方式。为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文化中心改变以前主要依靠国内派出师资进行教学培训的方式,转向依靠俄罗斯本土师资力量。今年,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就与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出汉语教学班,由孔子学院提供师资、教材,编写教学大纲,结业证书由孔子学院和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共同颁发。目前已有2个成人班、1个少儿班和1个汉语俱乐部开班上课。
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还与莫斯科中国绘画俱乐部合作,推出写意、工笔绘画班;与俄罗斯围棋协会合作,推出围棋教学班;与莫斯科茶道俱乐部合作,推出茶道班;与俄罗斯武术协会合作,推出太极培训班;由中心厨师任教师,推出中国厨艺班。这些培训班中,除厨艺班外,均由俄罗斯当地人担任教师进行教学。
本土化教学的优势有很多,比如所有教师均持有符合当地要求的资质证书,专业化程度较高;能保障教学班的常态化开展,而不局限于国内派出教师的时间;没有语言障碍,无需翻译,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多渠道推广
实现文化项目影响力最大化
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中心是重要平台,但仅仅让人走进文化中心还远远不够,文化中心应最大限度发挥统筹、协调、推介功能,将中心拥有的优质文化资源推向当地主流文化机构。
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从2017年底开始,从国内派出的项目中精选出10个项目,翻译成俄语并配上简短介绍和图片,分发给莫斯科及莫斯科州的博物馆、画廊、展览馆、音乐厅等主流文化机构,着力推动文化项目多渠道落地,以实现文化项目的影响力最大化。
以去年底推出的“锦绣丝路——中国刺绣精品展”为例,该展原定在俄罗斯中国中心展出后即发运回国,后得知俄罗斯古姆商场要举办庆祝中国春节的活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动联系,统筹协调各方,将该展纳入古姆商场庆祝春节的活动框架。借助古姆商场的人气和强大的宣传平台,该展引发俄罗斯民众极大的参观热情,展出20天观众达80万人次。
未来,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将继续立足当地,努力开拓创新,将文化中心的阵地利用好,经营好,为在俄罗斯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首届“中国影像节”全球展映活动揭幕 多部纪录片将落地新西兰
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精品项目展播
探秘5000年前的中国良渚古城遗址
中国——摩洛哥旅游论坛
中心简介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支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