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斐济中国文化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17
继今年2月斐济国家博物馆顺利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以来,斐济方面表示期待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中国和国际博物馆界同行交流合作。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斐济中国文化中心推出“博物馆与中国文化”系列推广活动,特选取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湖北省博物馆中的三个展览在微信公众号、脸书等线上平台推出,以促进斐济人民了解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为今后开展交流合作做准备。三个线上展览分别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故宫博物院“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湖北省博物馆代表性文物导览。
国博建筑
故宫
湖北省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大基本陈列之一,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为主线,将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以古代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中国和世界范围内所有博物馆中,唯一系统全面地展示中华古代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的基本陈列,于2011年5月16日在新落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其展厅面积达17000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2000余件,其中馆藏一级文物520余件,一级文物占比高达26%。“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真正做到以物证史,以物说史,以史明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扬光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博物馆有足够条件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并将通过不断加强文物研究利用、改进展陈方式,使“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常做常新,更好地发挥这些文物在讲述中国历史中的作用,让文物活起来、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更好地发挥国家博物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1.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 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彩陶盆呈红色,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类似内容的彩陶盆在遗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很像一种特制的葬具。
2.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1980年河南临汝阎村出土
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彩绘陶缸属于仰韶文化瓮棺葬具。
3.鹰形陶鼎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 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
此陶鼎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鹰眼圆睁,喙部有力呈钩状,结构简洁,威武雄壮,彰显出一种强大的张力。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紧密结合似背抱状,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鹰形陶鼎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4.“后母戊”青铜方鼎
商王武丁时期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1939年3月18日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后母戊”青铜方鼎(又称“司母戊鼎”、“姤戊鼎”),形制巨大 , 雄伟庄严,重 832.84 千克,是迄今所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整器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三周凹弦纹。
5.“盂”青铜鼎
周康王时期 (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 清道光年间陕西郿县出土
器内壁铸铭文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铭文辞“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体现了周人天命观;而另一语句“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矣”,则是周康王告诫盂,商内、外臣僚沉湎于酒,以至于亡国,透露出周人对于商人嗜酒误国这一前车之鉴的警示。
6.四羊青铜方尊
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高58.6厘米,口径44.4厘米,重34.6千克) 1938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
四羊青铜方尊,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器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四羊青铜方尊在器范制作过程中,并用线刻、浮雕与圆雕技法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结合;同时,恰当处理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平衡,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精品。
7.青铜冰鉴
战国·曾 (长76厘米,宽76厘米,高63.2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
这件青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制作十分巧妙。这种器物是古人用来冰酒的,尊缶内装酒,鉴、缶壁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这件青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当时祭祀中一种重要的礼器。
8.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战国·魏 (长18.4厘米,宽4.9厘米) 1951年河南辉县出土
这件带钩银质鎏金,钩两端铸成浮雕式的兽首,钩两侧为长尾鸟。钩身正面嵌饰 3 块白玉玦,两端玉玦中心各嵌一粒半球形蜻蜓眼琉璃珠(中间玉玦之琉璃珠可能脱落)。钩头用白玉琢成雁首形。整个带钩把金属铸造工艺和琢玉工艺结合起来,堪称中国古代最华美的带钩。
9.“鄂君启”错金青铜节
战国·楚 舟节(右)长30.9厘米,宽7.1厘米;车节(左)长29.6厘米,宽7.3厘米 1957 年安徽寿县出土
“鄂君启”节一共有 5 件,其中舟节 2 件,车节 3 件,均为竹节状。图中这两件青铜节分别为舟节和车节。每件舟节表面有错金铭文 164 字,每件车节上有错金铭文 148 字,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鄂君启,楚怀王之子,名启,字子皙,其封地在鄂(今湖北鄂州 ),所以称为鄂君启。“鄂君启”错金青铜节制于楚怀王六年(公元前 323 年),铭文记录了从“鄂”到“郢”(今湖北江陵附近)的水陆交通路线、车辆及船只的调配、沿途所享受的特权等,还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船只的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办法,以及禁止运送铜与皮革等物资的具体条文,对研究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10.金缕玉柙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长 182 厘米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村40号墓出土
此玉柙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共用玉片 1203 片, 金丝约 2567 克,系分片连缀而成。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玉柙,又称玉衣、玉匣,系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之间用金丝、银丝、铜丝或丝缕编缀。由于编缀玉片的质料不同,所以将它们分别称为金缕玉柙、银缕玉柙、铜缕玉柙和丝缕玉柙。东汉时期,玉柙明确分为金缕、银缕和铜缕三个等级,确立了分级使用的制度。根据这项制度,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柙,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柙,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柙。
11.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高34.1厘米,长58.1厘米 1963年陕西兴平出土
此尊呈犀牛形,犀牛昂首伫立,身体肥硕,四腿短粗,皮厚而多皱,两角尖锐,双眼镶嵌黑色料珠。尊腹中空,用来盛酒。尊背有椭圆形口,口上有盖。犀牛口右侧有一圆管状的“流”。通体饰细如游丝的错金银云纹,熠熠生辉,华美无比。此犀牛是古代生活在中国的苏门犀的形象。在古代,中国不仅产犀牛,而且数量很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多次发现犀牛骨,殷商甲骨文中有焚林猎犀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用犀牛皮做成的犀甲是武士艳羡的装备。由于大范围的捕杀,犀牛这种生殖率低的野生动物在北方迅速减少,在关中一带最迟到西汉晚期已经绝迹,以至王莽辅政时,曾用贵重的礼物换取南海黄支国的活犀牛。
12.击鼓说唱俑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高56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嬉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汉武帝“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和动作滑稽的表演者,汉墓中也不乏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
13.马头鹿角形金步摇
北朝(公元386年-581年) 高16.2厘米 1981年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
步摇的基座为马头形,马头上分出呈鹿角形的枝杈,每根枝杈梢头卷成小环,环上悬一片金叶。马头和鹿角形枝杈上镶嵌珠饰。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之一,它多用金玉等材料制作,呈树枝形状,制作考究的则在树枝上缀有花鸟禽兽等装饰物。当佩戴者行走时,饰物随着步履的颤动而不停地摇曳,因此得名“步摇”。步摇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文献中,魏晋时期成为常见的头饰。步摇不仅流行于中原地区,北方少数民族也十分喜爱。他们多以草原上常见的羊、马、鹿等动物形象作为主题纹饰,这件马头鹿角金步摇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典型的装饰品。
14.青瓷羊形烛台
三国·吴(公元222年-280年) 长30.5厘米,高25厘米 1958 年江苏南京清凉山出土
这件羊形烛台浅灰白色胎,遍施青灰色釉。呈卧羊形,羊头顶有一圆孔,体内空。三国时期,青瓷器在产量、种类和质量上都比东汉时期有明显提高。当时青瓷器主要产地包括现在浙江宁波、绍兴、温州及金华等地区,其原料为一种含石英、高岭、绢云母类型的伟晶花岗石风化后的岩石矿,风化程度高,含有较多的高岭石矿物。这种瓷土含铁量较高,是烧造青瓷器的理想原料,与石灰石配制而成的石灰釉,光泽好,透明度高。这件烛台釉色匀净,充分显示出这一时期在烧造青瓷器的原料选择上的重大进步。而卧羊整体塑造简练,局部刻划精细,将羊的驯顺特性凸显无遗,反映了这一时期在烧造青瓷器的艺术化方面的追求。
15.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唐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骆驼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
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 5 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 4 人围坐演奏。载乐骆驼陶俑表现的应该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唐代百戏留下记载的有盘杯伎、吞剑伎、猕猴缘竿伎、透飞梯伎等。当时,在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都有专门的百戏班子,他们除自主演出外,也可让人们花钱雇演。唐人的驯兽水平也不一般,披挂华丽的马匹会在玄宗生日时,为他衔杯祝寿,甚至还有舞象、舞犀这种大型动物的演出。所以,骆驼载乐这种节目,在长安一定大受欢迎,西安中堡子村唐墓也出土过类似的作品。
16.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五代·后唐 同光元年(公元924年) 高113.5厘米,宽58厘米,厚11.7厘米 1994年河北曲阳王处直墓出土
这件彩绘武士像是在长方形汉白玉上高浮雕而成,身着盔甲,手持宝剑,立于麋鹿之上,肩上立一龙,应是佛教护法神的天王形象。其艺术风格上承唐代之遗韵,下开宋元之先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王处直生前官拜义武军节度使,节制易、定、祁三州,为河北地区的重要藩镇将领,他的墓葬保存了大唐遗风,尤其用 18 块曲阳汉白玉石浮雕出了武士门神、生肖、散乐、奉侍等几组雕刻,装饰于墓室各壁。墓门后的甬道两侧正是两块威严的彩绘武士雕像;前室四壁上方有惟妙惟肖的 12 生肖像;在后室的东西两壁,则用两块浮雕表现了列队侍候主人和乐队吹奏的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7.绿釉鸱吻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 高152厘米,宽92厘米,厚32厘米 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皇陵西碑亭遗址出土
此物为建筑构件,形体高大,呈龙首鱼身状,龙首与鱼身系分别烧制成型,通体饰鳞纹,施绿釉,釉面光亮,威猛生动。西夏陵出土的鸱吻有琉璃和灰陶两种,造型均呈龙首鱼身、张口吞脊状。汉代以前的宫殿正脊两端高高翘起,其形状似凤鸟展翅,后来演变成鱼身状,名“鸱尾”。在南北朝至隋唐的石窟壁画中,受印度“摩羯”鱼形象的影响,鸱尾造型作月牙形。到了唐代,鸱尾造型逐渐突出吻部,张开大口吞咬屋脊,因此多叫做“鸱吻”。在宋代,鸱吻龙首鱼身、张口吞脊的形象被固定下来。
18.铜壶滴漏
元 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 通高264.4厘米
此件滴漏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整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使用时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最上为日壶,最下为受水壶。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受水壶中的水逐渐增加,浮舟便托起木箭缓缓上升。将木箭的顶端与铜表尺上的刻度对照,就可知道当时的时间。这件铜壶滴漏从制成之日一直被使用到公元 1900 年前后,历时将近 700 年,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铜壶滴漏。
19.孝端皇后凤冠
明 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 高27厘米,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 1957年北京定陵出土
这件9龙9凤冠,主人为万历孝端皇后。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9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8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1只金凤。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00余粒,珍珠5000余颗。
20.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清 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 高31.3厘米,口径25.1厘米
这件瓷尊是景德镇御窑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陈设品,肩颈之间雕贴一对白色的展翅剪尾燕子作为耳。外壁施霁青色釉,以金彩绘蕉叶、缠枝花卉等纹饰,近足部饰粉彩仰莲纹及联珠纹。外底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霁青色象征河清,燕子与“晏”谐音,整件器物蕴含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意。海晏堂是圆明园西洋楼最大的宫殿。“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歌颂天下太平,“海晏堂”之名应取意于此。
首届“中国影像节”全球展映活动揭幕 多部纪录片将落地新西兰
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精品项目展播
探秘5000年前的中国良渚古城遗址
中国——摩洛哥旅游论坛
中心简介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支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