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2020年10月28日
开幕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前言
两汉之际,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来到洛阳,汉明帝建白马寺,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也充分说明了佛像和佛寺在佛教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佛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东地区是佛教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北朝至隋代,在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以青州为中心的山东北部,包括博兴、临朐、诸城、青州、济南等地,形成了融汇南北风格的佛造像艺术体系。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就是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具体入微展示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诠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复杂进程和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巨大包容性。
博兴是山东佛造像艺术的代表地域之一,艺术风格受到山东青州、河北定州等地影响,熔炼出鲜明的区域特征,表现出巨大的艺术包容性。博兴佛造像材质多样,造型灵活多变,题材独特,而金铜造像多有纪年铭文,上起北魏太和二年(478年),下至隋仁寿三年(603年),绵延125年之久,发展序列比较完整,在区域佛造像中实属罕见。博兴佛造像多为普通民众所施造,反映出早期佛教在民间传播发展的面貌和佛寺文化的兴盛。本次展览展出精品文物119件(套),分为博善兴佛、金像流辉、金像铭愿三个单元,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博兴佛造像兴起发展的历史脉络、雕铸工艺及其所蕴含的信仰追求。展品中既有北魏太和二年落陵委造观世音像和王上造多宝佛像等山东地区纪年最早的金铜佛像,也有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的东魏太昌元年冯贰郎造观世音像、北齐天宝五年薛明陵造菩萨像等精品佛造像,更有反映当时佛道兼容现象的隋开皇十一年孔钺造老子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龙华寺出土疃子造像、卢舍那佛立像、白陶佛像等是首次出馆参展,尤其值得期待和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佛教传入中国后,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积极倡导 “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展览理念,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文博机构的展览合作,努力构建高水平立体化有特色的展览体系,系统呈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衷心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引导观众更加了解佛教融入中国文化的历程,理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根本特点,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文化立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