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2020年11月27日(下午3:00)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前言
江南天府姑苏城里坐落着大大小小一百多处园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大到人人皆知的拙政园、狮子林,小到精巧别致的留园、艺圃、残粒园,这一处处文化精粹如明珠一般镶嵌在姑苏城的版图上,诉说着各自的历史沧桑和动人故事。听枫园(吴云故居),这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园子,看名字就透露着文人墨客的气息和一百多年前的音画余韵,现今依然静静地伴随着庆元坊人们的日常,见证着古城岁月的更迭。花谢花开,听枫读书,听枫园和苏州国画院相依相行,生生不息。
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苏州国画院紧随其后,踏入了全国第一批成立的画院行列。苏州国画院最初名为苏州国画馆,院址借用博物馆远香楼,当时为响应周恩来总理倡议,建院宗旨以“创作、研究、教学”为核心,专职画师有柳君然、吴砚士、张星阶(张辛稼)、孙君良、刘叔华,兼职画师有林伯希、许十明、黄芗、徐绍青、施仁、张颖、陈必强、余文鑫、吴䍩木、谢孝思,一时间风貌蔚然。只可惜好景不长,随后的几十年里,画馆经历动荡变迁,一度停办。“文革”结束后,一切如雨后春笋般发芽破土。苏州国画馆于1979年正式更名为“苏州国画院”,1985年迁入修缮一新的听枫园,自此苏州国画院与听枫园合二为一,谱写成就独特的吴门乐章。
六十载薪火相传,张辛稼、谢孝思、吴䍩木、孙君良、周矩敏、刘佳六任院长一脉相承,勤勉耕耘。画院先后涌现吴门书画名家数十人,老一辈如张辛稼、许十明、吴䍩木、韩山、孙君良、刘懋善、马伯乐、余克危、杨明义、徐源绍、蔡廷辉、谭以文,传承听枫园丹青雅韵,流变吴门幽幽墨香,俨然一派吴门绘画江南风华。
六十载风雨历程,依稀可见墨香阁主人吴俊卿观游赏花,金石落墨,客座惬意度日;隐约中,吴云深宅大院富藏金石鼎彝、名画古籍,名流雅客穿梭不息;仿佛词人朱祖谋依然寓居亭馆雅洁,池石观鱼,书斋琅琅韵调不绝。待霜亭斑驳依旧,古枫婆娑,小有花木之胜藏于南院;听枫山馆、味道居、平斋、适然亭,方寸之地精致回旋,移步换景,暗合丹青转承阴阳藏掩之道,可谓吴中第一风雅场所,无出其二。
六十载岁月流淌,见证了无数大师名家的足迹音容,吴门书画的底蕴不光吸引着国内名家的目光,更是不断启迪着世界艺术的发展。建院以来,先后有国内大家叶浅予、黄胄、周思聪、亚明等来画院交流参观,更有国际大家赵无极夫妇、平山郁夫、赤松俊子夫妇驻足听枫园流连忘返,悟道真味。
近年来,苏州国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建构起新的吴门画派体系。肇始于明代的吴门风雅传统和发轫于新世纪的笔墨跟随时代,成为新吴门画派的滋养和旗帜。苏州国画院在制度上不断完善、优化各项举措,有序有章层层建构有效的创作研究教学体系,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以促进创作提升。同时,既引流优秀人才,吸纳有所建树的画家补充画院创作队伍,又不断输送人才进入全国著名美院与画院,进一步传承拓展新吴门艺术的精髓。在现任院长刘佳的阔斧建树下,形成了现在苏州国画院老中青三代同院的盛况,刘佳、冯豪、孙宽、姚新峰、李亚光、夏回、叶放、贾俊春、鞠崧楠、苏锐、华彬等,形成了江南画坛雄厚完备的艺术力量。在艺术交流上,苏州国画院拓展视域,从理念到形式,致力于打造新的展览品牌,系列展如“苏州国画院院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溢彩苏州’中国画•画苏州采风写生作品展”“写意•苏州中国画双年展”等,已经成为苏州国画院享誉全国的知名项目。这些展览,不仅激发了画家对未来创作的思考,也在新吴门画派群体中加入了新的元素,又助推苏州本土画家走进未来宏大的美术创作中。
六十载砥砺前行,苏州国画院见证了沧桑艰难,也见证了春风拂面。听枫园内依然文人雅士往来酬和,墨客丹青笔耕不辍,在一片熙熙攘攘的闹市中独得一隅幽静。年年岁岁,花谢花开,院内那棵历经半甲子的金钱柿枝繁叶茂,也喻示着国画院将不断结出美艳香果,历久弥新、弥甜,果熟来禽,弥多、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