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时节,首钢园区内花红柳绿,秀池水面波光粼粼,到此“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园区内无人车徐徐行驶……整个园区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介绍说,6年前,她刚到首钢园时,这里还是一片安静的工厂遗存,随着北京冬奥组委入驻以及冰雪等相关产业项目相继落户于此,这片沉寂多年的工业遗址重新焕发了青春。
冬奥组委入驻撬动转型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后,首钢服从国家奥运战略和北京城市的定位要求,实施钢铁业搬迁调整。2010年底,伴随着钢厂炉火熄灭,这片热土沉寂下来。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首钢园区的转型改造迎来了新机遇。
“2015年11月,我和同事第一次来到位于首钢园的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这里杂草丛生,索寞乏气。当时我感觉对于这样一个园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缺少发展机遇,现在来看,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是撬动首钢园区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动力。”桂琳说。
经过改造,曾经用来存放炼铁原料的筒仓,现在变身现代化创意办公空间。外部保持原貌,内部焕然一新。在这片经过创意改造的现代化办公区内,筒仓、料仓、联合泵站等工业建筑风貌得以留存。“目前,首钢园区里面所用到的花草树木都是原有保存下来的,没有任何外来物种,从而保证首钢园区景观的延续性。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内所用到的透水砖,使用的都是厂区废弃的建筑垃圾再煅烧后形成的。”桂琳说。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首钢办公园区参观后曾说,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使老工业遗存重焕生机,这令人印象深刻。“改造老厂区是非常好的想法,在满足工作需求的情况下,还将部分地区设计为博物馆和展览厅,保存了历史,看到这些让我感到很兴奋。这是激动人心的做法。”巴赫表示。
“雪飞天”落户带来新机遇
首钢园随着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逐渐恢复活力,但对于这片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的厂区来说,还需要新的动力单元。
“2016年,我们在与国际雪联开会讨论过程中得知,他们希望能够借助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进军’城市,把滑雪比赛办到城市中。”桂琳说,北京冬奥组委提供了四个选址,其中包括鸟巢、长城脚下、张家口大境门以及首钢园区。“我们向国际雪联推荐的方案就是将滑雪大跳台设施建在首钢园区内。在跳台滑雪项目20余年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场地都是临建设施,推荐选址首钢园也是希望将它建成永久性建筑。”
为何要建成永久性建筑?面对国际雪联的问题,首钢集团负责人曾这样回答:“首先,这座建筑我们想使用钢结构进行建设,体现首钢集团的钢材生产、加工以及建造能力。其次,首钢园区要想实现全面复兴,必须借助奥运会的平台进行宣传。只要奥林匹克运动在,对首钢园的关注就会在。当然,建成永久性设施也是给这个项目的推广和发展带来更好的机遇。”
回想起2016年带领国际雪联官员对首钢园进行滑雪大跳台选址考察的场景,桂琳直言,当时内心非常忐忑,一直在琢磨如何说服他们相信北京有能力在几年时间内,在这片荒废的工业遗存上建起一座符合奥运标准的比赛场地。“我跟他们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也参与了建设规划工作,在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进行选址时,面对的情况跟这里差不多,经过不到10年时间的建设和发展,奥林匹克公园如今已经成为北京乃至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展示中国体育精神的窗口,同时也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体育健身休闲场地。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也相信首钢园能够实现奥林匹克公园的奇迹再现。”她说,“有实际案例摆在眼前,国际雪联官员对选址首钢园的方案予以了肯定。”
2019年12月中旬,作为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首座竣工投用的新建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在2019“沸雪”北京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赛事中惊艳亮相,让百年首钢再次受到世界关注。被称作“雪飞天”的钢铁跳台也让人们看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和未来潜力。
“四块冰”结下冰雪奇缘
在首钢园内北区,秀池与群明湖之间,原有的首钢工业厂房,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通过修复、改造、加建等方式,已经建设成冰壶、冰球、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及配套设施等国家冬季项目训练场地,也就是“四块冰”,这里也成为我国冰上健儿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大本营。
由于承担北京冬奥会相关比赛,首都体育馆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国家体育总局将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放到首钢园区,利用首钢园区原有厂房改造后成为现在的“四块冰”,由此形成城市西部冰上运动中心,并为国家运动健儿提供训练基地。据了解,“四块冰”在设计改造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赛后利用的问题。“近期要保障国家队训练,远期要实现功能转换,赛后成为能够承接综合赛事的永久性比赛场馆。”
历时五年,首钢园区已经从一个工业遗存华丽转身成为体育主题公园。“首钢园区走到今天,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对城市复兴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首钢园也证实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给城市带来正向的发展动力。”桂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