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作为第六届中国诗歌节的重要亮点,第六届中国诗歌节论坛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100位国内著名诗人、诗评家、学者及部分诗歌刊物主编开展学术交流和探讨。针对议题“世界格局与本土写作的美学转化”,文汇报社副总编辑缪克构认为,在所有的文学门类当中,诗歌对审美的要求可能最高,需要诗人们在创作的时候,高度重视抒情主体地位的确立,以专业精神做好本土写作的美学转化。
对此,缪克构认为有三方面内容非常重要。其一是要有自我意识或自觉意识,确立诗歌的抒情主体地位。在当下相当一部分诗歌中,抒情主体往往不是“我”,背后的诗人主体模糊甚至缺失。近些年来,段子式的、随意性的、刷存在感的诗歌写作随处可见;不少诗歌更是草草了事,或是硬着憋出了几句。对此,缪克构主张,“诗人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一方面要保有创作的热情,不断让自己的诗歌作品能够体现内在的生命律动,另一方面要让这些诗歌是我的,而不是他人的。”
其二,诗歌要体现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这种经验是内生的,本土生长的。”缪克构说,对一个写诗者而言,最可怕的是诗中并无诗意。“缺少诗是因为缺少审美,缺少美学上的转化,让诗歌变得平庸、平淡和平常,使诗歌写作成为容易却无意义的行为。”
而美学转化出现问题,与诗人自身有关。身处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诗人少有独处的时间,手机让人极速的碎片化,名利、诱惑、各种急功近利的刺激,正将诗人们的审美转化机制变得越来越缺少耐心和发现。其次,美学转化出现问题,也与诗人缺少对时代的洞见有关。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快速奔跑的时代列车上,许多诗人缺少对时代的深刻思考,缺少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缺少对普遍共性事物的探究,美学转化因此变得笨拙和无措。诗歌的美学转化,还因为极端案例、非正常事件的凸显,成为了一部分受众接受的屏障。
其三,缪克构谈到诗歌语言。“我们讲的本土写作的美学转化,不能不考虑到阅读者对语言的接受度。”缪克构说,“新诗的语言最容易,又最难。”近年有许多翻译体语言,随意地倒置和剪贴,无缘由地跳跃或空缺,“实际上并不是出自伟大的汉语传统,也不是真正的外语传统,而是在美学转化过程中的某种人为设置,再经过有意的更为极端的制造。”另一种语言则过于口语化和口水化,诗歌作为一种创作或者创造,需要对日常用语进行转化,使其凝练、精致、典雅,从而引发人们的精神共鸣,而过于随意的非书面语言,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摄影 :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