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后,社会环境和社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服务大国外交的职责和使命未变。
面对新形势,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及时转变思路,从以往的线下聚人气转向线上增人气,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平台的联系和沟通作用,开展线上为主、线下关键时机做好助攻的新活动模式;充分发挥中心的场地、设备和资源优势,从文化推广转向文化服务,精准服务当地青少年群体,为两国文化交流培养充足的后备力量;同时密切结合两国外交活动进展,发挥创意,创造文化活动新亮点,服务大国外交。一系列实践和探索取得了真实可见的效果。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全球各国人们的生活,也让海外中国文化传播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疫情高峰已经过去,但是持续日常防控已成为新常态,社交距离已成为后疫情时期的标志之一。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如文艺演出、文化和旅游推介、交流联谊等大型线下文化和旅游活动,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各国防疫措施影响,难以正常开展。传统海外文化传播方式因此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特殊形势,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以下简称“文化中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驻在国实际,转变思路,发挥创意,在海外中国文化传播工作模式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实践和探索。
准确定位新形势下工作
对象群体,制定科学策略
蒙古国是一个典型的年轻社会,15~45岁之间的人群占总人口比达46%。其中青少年人群是现代社交媒体网络的主要用户群体,多元文化认同感较强。脸书(Facebook)是蒙古国青少年人群使用最普遍的社交媒体平台,其次是优兔(YouTube),微信(WeChat)等在蒙古国的受众相对有限;而短视频更是成为社交媒体上最受欢迎的题材。
针对这些调研结果,文化中心决定将青少年作为新形势下在蒙古国传播工作的重点对象群体,并且以脸书为主要工作平台,以视频类素材为主要传播载体,结合青少年人群的文化需求特点灵活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将信息精准投放到目标人群,是取得效果的关键步骤。为了能够在海量信息流中脱颖而出,瞬间抓住读者注意力,文化中心对每次推送都做了精心准备。首先,每个推送内容都用当地语言做简明扼要说明,使读者能在第一眼瞬间了解推送内容;其二,以短视频为主要素材,图片类素材(例如图片展)尽量用软件剪辑成短视频,每个视频设置醒目封面图片;其三,掌握恰当推送频率,一般一天不超过2次推送;其四,推送主题具有一定持续性,一个主题至少保持一周,形成一定影响。
除了制定科学的新媒体传播策略之外,在相关活动内容上也有意识地倾向青少年群体。例如本年度先后组织的汉语口语俱乐部、线上绘画短文比赛、国际线上音乐节、中蒙青年文化交流、向少年儿童中心赠送文具、向学校赠送中文图书等,都是以正在学习中文或者有意学习中文的青少年群体为对象,实现精准推送,确保活动可以产生实际的、可持续性的影响。
聚焦线上活动,不断
丰富主题和内容
蒙古国内一直严格实施防疫措施,包括持续关闭海关、禁止大型集会活动等,且短时期内也无放松迹象。在此情况下,国内交流团组无法前往,传统线下活动无法开展,线上活动必然成为后疫情时期的主要阵地。只是线上活动形式有限,因此必须不断丰富主题和内容,才能赢得观众,在这个文化传播新阵地上占据优势地位。
3月17日至4月30日,文化中心与蒙古国智慧桥贵族汉语中学联合举办“疫情之下的中蒙友谊”和“我所了解的中国”作文绘画网络比赛活动,作品通过网络征集,实施网上评选。此次活动共计有17所中小学校的60多名学生参加,收到绘画作品48件、短文17篇。这些作品内容精彩、感情真挚,在当地青少年心中种下了友谊的种子。
4月27日和5月11日,文化中心组织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深圳艺术学校等院校的艺术节目参加蒙古国“国际线上音乐节”。选送的中国节目不仅在蒙古国国家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随后也在其他15家电视台及脸书、优兔等新媒体平台上陆续重播,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得到蒙古国艺术界和民众的一致好评。
7月11日,蒙古国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拉开帷幕。今年的那达慕庆典和比赛活动没有现场观众,全程线上直播。文化中心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合作,共同在线上推介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的“‘涓汇成流’第十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为这场特殊的那达慕盛会增添了节日气氛和艺术色彩。
与此同时,3月至8月,文化中心积极利用国内各省提供的图片和视频资源,在多个官方新媒体平台上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先后在优兔和脸书上同步推出“美丽吐鲁番欢迎你”“古韵龟兹丝路库车”“极目楚天”“水韵江苏”“四川:不只是熊猫”等各省文化和旅游宣传短片,配合国内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推出“世界遗产在中国”“神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之眼”“少林功夫”“太极”等系列文化遗产类图片和视频展,以及“寻味内蒙古”系列美食文化展播。
值得一提的是,写作绘画网络比赛及在线音乐节均属于文化中心在后疫情时期文化传播工作中的首创形式,被全球多个海外中国文化机构借鉴。
这些主题丰富、内容精彩的线上文化和旅游活动影响力逐渐增加,每个主题推介的关注人数从最初的300人左右上升到平均600人次左右,最高的单次线上活动关注和互动人数超3000人次,大大超过了一般线下活动的影响力。
8月24日开始,结合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除了使用国内提供的线上资源外,文化中心自主推出了“天涯共此时”系列活动之“中国诗词月”古诗赏析活动,并计划在其后的一月时间内,精选出数十首唐宋诗词及著名汉学家的蒙文译文,配以意境深远的中国画和文字赏析,与蒙古国青少年朋友们共同分享中国古代诗词的美妙,从诗词中感悟中国文化。
线下活动找准节奏,
以小规模创造大效果
虽然活动规模和频次都受限制,但文化中心并未完全放弃线下活动,而是找准节奏,在特殊关键的时间点,用小规模活动创造大影响,取得大效果。
2月4日,在中国疫情最吃紧关头,与文化中心长期合作的蒙方文化和旅游界人士提出向中国捐赠抗疫物资。这是疫情以来蒙古国内个人和社会组织首次捐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中心经请示中国驻蒙古国大使之后在使馆举办此次活动,柴文睿大使代表中方接受捐赠。十多家中蒙主流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在中蒙两国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这一活动的影响下,蒙古国社会各界捐赠活动陆续展开。
5月29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文化中心向蒙古国莲花儿童中心捐赠了76套文具用品,儿童中心负责人都勒玛女士代表全体员工和儿童到文化中心接受捐赠。这场没有儿童参加的特殊爱心活动,表达的关爱之情温暖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6月8日和9日,为了鼓励踊跃参与文化中心首次线上活动的青少年,“疫情之下中蒙友谊”和“我所了解的中国”主题绘画短文比赛颁奖活动在线下分两个场地举行。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霜在中心为一等奖选手颁奖,文化中心副主任哈斯巴根在智慧桥贵族学校为二三等奖选手颁奖。颁奖仪式的活动照片和获奖选手作品在网上展出,获得大量转发和点赞,得到当地民众的普遍赞许。
8月10月,文化中心与蒙古国在华留学生联合会举办“蒙古国青年中华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主要由在华留学生与即将赴华的新学生进行交流,谈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指导大家做好入学准备等。同时文化中心工作人员为即将赴华留学的青年学生介绍中国目前的防疫措施,各地生活习惯等等。活动得到了青年学生的认可,也在留学生群体中扩大了文化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疫情发生以来的半年多时间内,文化中心仅举办了数次线下活动,每次活动的参加人数不超20人,规模远小于以往。但这些活动都抓住关键时间点,例如防疫物资捐赠、儿童节等,覆盖群体从少年儿童到即将赴华留学的学生,因此在相应群体中形成了独特影响力,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人气,实现了以小规模创大效果之目的。
转变角色,从文化推广
转向文化服务
在以往环境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一直强调和突出“推广”“传播”的职能,即主动走出去办活动。后疫情时期的新态势表明,主动走出去受到的限制将越来越多;在个别特殊环境下,过于主动的姿态反而可能起不到积极作用。为了及时应对新变化,文化中心主动探索角色转变途径,努力从推广传播角色转向服务角色。
文化中心经过认真研讨,分析了当前自身优势和工作形势。包括文化中心有多名精通中蒙双语的工作人员,有宽敞的阅读和活动空间,同时有先进的影像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源;蒙古国汉语学习人数多,但缺少课后练习场所和环境;该国有过中国留学经历或者意向的人很多,希望在当地组织校友联谊之类的活动,但是缺乏合适场所。文化中心决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驻在国民众提供其所需的中国文化服务,吸引他们主动走进来。
5月,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蒙古区初赛活动在线上举办,每位参赛学生需要录制和提交演讲或才艺视频。当时蒙古国所有学校都处于关闭状态,参赛学生在才艺表演和视频录制场地方面遇到实际困难。文化中心主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参赛学生提供便利。5月7日~8日,蒙古国立教育大学组织参赛学生分批来到文化中心,利用大厅场地和摄像设备录制参赛视频。因为有了文化中心宽阔的场地和专业设备,参赛学生能够安心准备、正常发挥,最终实现参赛愿望。
8月初,蒙古国在京留学生协会计划在乌兰巴托组织赴华新生指导交流活动,但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场所,希望文化中心提供帮助。考虑到此活动对于青年留学生的重要作用,文化中心决定为他们免费提供场地和音响投影设备,帮助他们完成此次活动。
此外,随着线上活动的持续,文化中心社交媒体平台的粉丝群体逐渐扩大。除了欣赏推介内容之外,大家开始主动进行讨论交流,内容包括中蒙文翻译、中文学习问题等。为了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切实体现服务的角色,文化中心专门安排工作人员负责及时回复网友在线提出的疑问和问题。在种种努力下,文化中心正在逐渐成为服务当地民众的中国文化平台,成为中蒙文化交流的线上和线下桥梁。
积极发挥创意,
服务大国外交
2月27日,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在中国疫情发生后专程到中国表达慰问和支持,并向中国人民赠送三万只羊,支持中国抗疫活动。此举在中蒙两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艺术家纷纷创作各种作品表达感谢。文化中心及时利用网络平台,将中国人民的谢意传达给驻在国人民。
4月初,由晨光作词、新吉乐图作曲、美林组合演唱的《安达情》在国内媒体播出。文化中心与蒙古国家通讯社合作,将歌词译成蒙古文,随后同时在双方媒体平台上协力传播,短时间内覆盖人群近万人。
6月下旬,由蒋平作词、牧斯作曲并演唱的《你送我三万只羊》全球宣发。歌词“你送我三万只羊,有难我们一起扛。好兄弟真不一样,这友谊地久天长”,以更加直抒胸臆的艺术方式表达了对蒙古国人民赠羊的感谢之情。文化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对歌词进行翻译,随后在中心官方平台上推送。发布后10天,覆盖人群近5万人,互动6000余人次,创文化中心发布内容的新纪录,一度成为当地社交媒体热点。
8月下旬,蒙方的赠羊活动正式进入流程。为了配合这一重要外交活动,再次表达对蒙古国人民的感谢之情,由文化中心组织、中国著名艺术家石岳文作词、蒙古国音乐舞蹈大学校长普日布呼作曲的《乌兰巴托,我北方的朋友》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制作。这首歌预计将在万羊入境中国之时奏响,歌颂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赞扬这山高水长的安达情。
从翻译、转发国内的主题艺术作品到主动组织创作,文化中心密切关注三万只羊这一重要外交活动的进展,积极发挥创意,用艺术作品向蒙古国人民传达中国人民的谢意,在当地营造了良好氛围。
后疫情时期,社会环境和社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我们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服务大国外交的职责和使命未变。面对新形势,文化中心及时转变思路,一系列实践和探索取得了真实可见的效果。在过去8个月中,文化中心线上活动平均每场次关注人数超过600人,最高单次活动关注人数达60,000人,在蒙古国这属于非常可观的影响力。一系列小而精的线下活动在青少年和留学生群体中进一步提升了影响,增添了人气。通过主动发挥创意,在蒙古国民众心目中树立了新时代中国形象,为中国文化在蒙古国的传播工作谱写了新的篇章。实践证明,这是后疫情时期海外中国文化传播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新思路,也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球谱写中国文化新篇章的有效途径。
中蒙青年文化交流
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霜为网络绘画短文比赛获奖者颁奖。
“中国诗词月”获得广泛关注。
网络绘画短文比赛作品展
蒙古国学生利用文化中心场地准备“汉语桥”比赛。
网络绘画短文比赛作品集
《你送我三万只羊》在蒙获得数万观看。
网络绘画短文比赛颁奖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