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一带一路”电影周露天放映现场。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供图
7月25日,上海松江云间粮仓露天放映现场,观众在看电影。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供图
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日落下帷幕。
本届电影节创新办节模式,影院展映、露天放映和线上放映三线并进,搭建国内外影视交流合作的云平台,努力提振产业信心。
7月25日至8月2日,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本届电影节创新办节模式,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为观众带来一场多样化的光影盛宴。电影节以“重逢”为海报主题,尽最大努力保障观众与电影的“重逢”,提振产业信心。
重逢,串起无数动人的瞬间。7月20日起,全国电影院逐步恢复开放,正逢上海国际电影节开票,一张张“秒光”的电影票,寄托着影迷们对银幕的思念。电影节期间,影迷们戴口罩、测体温,有序回到久违的影厅。很多影迷由衷感叹:电影,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办节模式
影院展映、露天放映和线上放映三线并进
7月25日上午,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了15分钟的开幕仪式。开幕仪式后,举办了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本届电影节的举办,在国内外电影行业引起巨大反响,为助推中国电影行业重启提气聚力。
今年,电影节举办形式调整为线上线下并举,取消了金爵盛典暨红毯、金爵奖颁奖暨红毯等集聚性活动,取消了金爵奖、亚洲新人奖评选,用公布官方入选片的方式体现一年来中外电影人的优秀成果。此外,国内外一批电影名家主讲电影学堂大师班,在网络平台上与电影人“面对面”交流。
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面向大众的电影展映,已经在全国影迷和上海市民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院展映开票后,影迷的热情一如既往高涨。在每场售票率不超过30%的情况下,电影节以创新融合的思路,尝试展映转型,以影院展映、露天放映和线上放映三线并进的方式,让大众分享中外电影文化的成果。
此次露天放映均以免费预约的方式观看,观众均为实名入场。即使是露天放映点,也实行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如座位不得超过100个,须间隔1米以上;入场要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等。每个放映点现场都配备消毒液、免洗洗手液、酒精棉球、非接触式测温设备、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用品。
据介绍,疫情防控期间,上海电影集团在政府支持下发起10亿元影院纾困基金,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开辟“云市场”
搭建影视交流和交易的线上平台
本届电影节首次与8月3日—7日举办的上海电视节打通,推出“国际影视云市场”,通过在线方式,为参展机构及作品提供全新的数字化展示与交流、洽谈平台,为国内外影视产业机构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参会方式。
7月31日,为期6天的“国际影视云市场”启动上线。打开“云市场”网站,《刺猬索尼克》《寂静之地2》等新作云集线上。“这真是一次大胆创新的尝试,也是适应环境变化的产物,充满无限潜力与可能。”一名嘉宾在启动现场说。国外知名影视企业纷纷录制视频,点赞电影节的创新。
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和上海电视节电视市场总参展商共580家。今年,“国际影视云市场”的征集虽然很晚才公布,但是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就吸引了来自全世界五大洲超过700家展商申报参展,其中海外展商首次突破五成。一批海外知名影视机构进驻“云市场”。
电影市场的根本宗旨,是为了服务电影行业的交流、交易和交友,推动机构展示和版权贸易等。“影视行业正在逐渐恢复生产和创作,这样的展览交易非常必要。”上海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会长杨震华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影视人对行业的热情和创意不变。
“云市场”上,中外展商和机构人士只需完成简单的注册流程,从发行到合拍片、从影视摄制服务到版权洽谈等都能线上进行。一些海外展商在申报时表示:“我们用不着携带展示物料旅途劳顿,‘云市场’功能齐全,成本低又便捷,充分体现了上影节为展商服务的用心。”
观影更方便
露天放映片单丰富,提升影迷观影体验
最近,不少上海市民发现,今年电影节新开辟的露天放映板块,让观影更加方便了。“露天电影放的片子都很好,我从家里溜达着就能来看了。”影迷郭紫婧有点惊喜。
电影节开幕第一天起,在上海新天地、松江地中海等7个商圈,天天有露天电影可看。露天放映的影片,既有口碑票房俱佳的国产影片,也有各大国际电影节的热门影片。
随后,浦东新区36个社区的放映点也点亮了银幕,“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机构推荐的各国影片,吸引观众进入“电影之夜”。
有影迷坐着轮椅来看,场地负责人赶紧把她安排在第一排座位。“怕她有什么需要,看电影时,忍不住就去瞟一眼,就看着她对着银幕笑。”负责新天地露天影展的徐姗姗说,“走的时候,她笑着对我们致意,说今天过得很开心。”
徐姗姗说,前期准备确实很辛苦,有次影片拷贝临时出差错,工作人员赶紧联系在北京的片方,连夜取到新拷贝,再托第二天坐飞机来沪的同事带来。“电影人等待了许久,如今终于能与观众重逢,怎么热情都觉得不够。”徐姗姗说。
制图:蔡华伟(曹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