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
对于地处祖国西南内陆地区的四川省来说,脱贫攻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探索文化惠民扶贫、文旅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非遗+扶贫”等方式,通过因地制宜制定文化旅游扶贫的实施路径和有效模式,推进四川省贫困地区文化和旅游建设提质升级,确保四川省如期完成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四川省历来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连续多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要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任务依然艰巨。从贫困发生的区域来看,不仅有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简称“四大片区”),更有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和乐山市的45个县区共同构成的深度贫困地区。从扶贫对象来看,贫困地区常住人口多为老人和小孩,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听不懂汉话、看不懂汉字,甚至连本民族的文字也只会听和说,不能认和写。种种复杂情况下,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摆在四川省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四川省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吃下了“定心丸”。2016年起,以文化惠民利民助推脱贫攻坚的四川实践正式拉开序幕。
四川文化惠民扶贫的基本思路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人”,在“人”的志向和决心。在文化惠民扶贫工作中,群众文化活动又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范畴,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不仅能够造福贫困群众,更能惠及全体人民。同时,文化扶贫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要通过发展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给群众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只有如此才能调动更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想清楚了目标和路子,四川省扎扎实实抓起了“文化惠民利民六件事”。
一、强化政策资金保障,
为文化扶贫筑底
“六件事儿”里的首要一件,便是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四川省明确提出了“村村有文化室……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在此基础上,四川省进一步细化出台了《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将“有文化室”列为贫困村退出必须完成的“硬指标”。
针对中央财政没有安排文化扶贫专项资金、深度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财力紧张的实际情况,四川省还配套出台了《文化惠民扶贫政策省级补助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6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13亿元,用于贫困县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和贫困村文化室达标建设。
为确保贫困村文化室建得起、用得了、可持续,《指导标准》制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精准”: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明确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村文化室的室内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即可达标,室外文化活动场地可以分设两处,精准对接“三州”地区地广人稀、大散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特点、山高壑深的自然条件和少数民族群众喜爱唱歌跳舞的民族习惯;广泛征求各市州,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市州相关部门意见,确保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室外文化活动场地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文化活动器材能体现民族特色、常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等内容精准符合各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需求。
二、多措并举,积极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以强化政策资金保障筑底,四川省还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载体。贫困地区因为政府财力不足,难以有效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四川省将贫困村文化室建设的主战场设在了“四大片区”。从2016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挤出1.25亿元用于支持片区内贫困村文化室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省建成达标贫困村文化室9717个,占全省贫困村总数的84%,建成89个乡镇服务点、178个数字文化驿站。
此外,依托中宣部牵头实施的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按照“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的“七个一”标准,四川省大力推进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建设,累计建成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821个,有效弥补和提升了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同时,四川省还制定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办法》,整合农家书屋、村文化室、农民夜校、体育健身等设施及电影放映、文艺演出下乡等活动,实现各种文化惠民资源的集中管理、综合利用。
三、积极培育本土文化
队伍,为农村文化“造血”
有了资金政策,四川省还一直积极培育本土文化队伍,通过各种方式“送文化”。要想让群众文化活动真正丰富起来,必须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农村文化队伍。然而,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贫困地区招不到、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普遍存在,只能通过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增强农村文化造血能力。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部门以“三区人才计划”、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为载体,深入实施文化人才培养输送计划,持续开展 “乌兰牧骑式演出队”“五彩云霞演出队”“乡村文化能人支持”等人才培养项目,每年支持九寨沟县、茂县等自主招募52名文化工作者到乡镇工作,甘孜、阿坝两州辖区县培育140名乌兰牧骑演出队队员、凉山州在辖区县培育32名“五彩云霞”演出队队员,促进深度贫困地区文化人才向专业化、产业化转变,为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为破解村级文化阵地没有专人管理和组织开展活动的困境,充分发挥贫困村文化室为主体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四川省在2017年试点开展了文化志愿者“帮村行动”。省财政一次性安排资金5560万元用于购买村文化志愿者公益服务,由各县(市、区)选择本乡本土的文艺爱好者和乡村文化能人,组成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引导村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国率先实现村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人员全覆盖。
四、扶贫作品佳作频出,
为脱贫战役注入内生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要帮助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最好的载体莫过于可以跨越时空和民族的文艺作品,特别是扶贫对象文化水平较低,甚至不认识本民族的文字时,文艺作品几乎成为唯一选项。
为助力脱贫攻坚,四川省作协从2017年开始实施以“每年动员全省各级作协会员向贫困县农家书屋签名捐赠图书1万册以上;每年动员1000名以上各级作协会员书写脱贫攻坚伟大进程;每年推出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文学作品100件以上,其中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文学精品力作3部以上,力争到2020年累计达到10部以上”为主要内容的“万千百十”工程。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脱贫攻坚主题作品创作纳入《四川省文化厅关于实施深度贫困地区“文化扶志”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鼓励各地群众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挖掘扶贫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开展脱贫攻坚主题文艺创作。
近年来,四川省涌现出全国首部脱贫攻坚主题电视剧《索玛花开》、全国脱贫攻坚首批歌曲《你比亲人还要亲》、“中国梦扶贫攻坚影像盛典”剧情片类一等奖微电影《云绣月坝》等一批优秀的脱贫攻坚主题创作文艺作品。仅2018年,全省就创作各类扶贫主题文艺作品1062件,表现形式达30多种,兼顾了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累计展演19000多场次,作品数量多、表现形式丰富、展演效果较好。《山盟》《高腔》等一部部优秀的扶贫题材文学作品,讲述脱贫攻坚路上的感人故事,激励群众为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小品《守候》《李扯火脱贫》,彝语说唱歌曲《白色杀手》、双语宣传读本《争做好阿依》《移风易俗瓦吉瓦》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生动再现了火热的脱贫攻坚工作和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转变、生活改善,为帮助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作出积极贡献。
五、发展文化特色产业,
四川“有新招”
四川省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有着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然而,居住在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却长期守着文化资源的富矿,过着贫困的生活。如何发挥文化既能“富脑袋”也能“富口袋”的优势,挖掘文化资源这座“富矿”,通过资源转化实现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增长,推动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扶贫相结合是增加文化扶贫内生资源的重要路径。
四川省按照“文创+农创+旅创”三创融合的思路,开展平台建设、品牌打造、宣传推广等文化产业主题活动,建立深度贫困县文化创意产业扶贫项目库、四川深度贫困县文化创意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和文化创意产品展览营销示范店,大力推进“文化创意、旅游创新、农民创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推动贫困地区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乐山市以彝族文化元素开发彝绣产品40余个,打造马边、峨边两大彝绣产品销售市场,依托嘉州绣实施龙头带动计划,实现彝族绣娘居家就业增收5000元左右,深度贫困地区增收近200万元;阿坝州茂县组织当地妇女群众开展以刺绣为主的手工艺制作,年产羌绣8000余件,年销售额达100余万元;甘孜州努力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构建以康巴文化为重点,以康东多元文化、康北历史文化、康南生态文化为支撑的“一核三区”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演艺娱乐业、文化节庆、户外体育、影视印刷网络动漫等综合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文博产业等“6+2”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发展文化企业134家,带动农牧民从业人员6000余人,2016年即实现收入4.02亿元,有力地助推了当地脱贫奔康。
六、抓创建推动移风
易俗,四川“有实效”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文化扶贫不仅要助农增收“富口袋”,还要帮助群众转变思想“富脑袋”,更要“志智同扶”,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文化的掣肘、落后观念的制约。
为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四川省创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培育弘扬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习惯。以乡情为纽带,以本土历史文化名人、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榜样,弘扬新乡贤文化。开展“德古”调解,组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倡导学文化、学技能,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建立健全乡规民约,加强优秀村规民约的宣传,发挥村规民约在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过程中的独特功能,弘扬公序良俗,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用好、用活农家书屋、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公共文化资源,开辟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育第二课堂,全方位铲除贫困思想滋生的土壤。
为发挥好文化扶贫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基层因地制宜,探索积累有益经验,四川省陆续开展了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其中,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每年从上一年度脱贫退出的贫困村中按比例申报推选产生,主要考察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综合利用、精神文明创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八个方面指标,以此推动贫困村文化室更好地服务于脱贫攻坚大局。乐山市峨边县白杨乡瓦洛村曾经存在盲目攀比、“席地就餐”“聘金礼金高”“铺张浪费”等突出现象。在文化扶贫示范村创建中,该村念好文化扶志“立、行、实”三字经,用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改造旧的、迂腐的思想观念,新婚、办丧家庭每户平均节约近10万和3万元,实现“从席地而坐到上桌就餐、从无序宰杀到节约办宴、从牵猪赶羊到礼金慰问”三大转变,盲目攀比的陋习得到有效破除,文明新风开始形成。阿坝州黑水县芦花镇热拉村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指导思想,以“六和”文化(夫妻和、婆媳和、家庭和、邻里和、村组和、干群和)为核心,以“农民夜校”“党员活动日”为抓手,切实建好用好文化院坝,发挥文化建设在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形成了讲卫生、讲礼貌、讲勤劳、讲贡献的村风民风,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持续稳定脱贫提供了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
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创建526个“文化扶贫示范村”,通过提倡“家贫子读书”、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涌现出一批“状元村”“德孝村”,形成了一支各有所长的文化扶贫“先锋队”。正如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烟山村村委会主任蒋新民所说,文化活动室不仅是村民的精神家园,更是村民的精神乐园。有了村文化室,村民们谈论东家长李家短的少了,交流发家致富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康养锻炼的多了;抱怨与敷衍少了,感恩与责任多了;全村呈现出一派产业发展、民风淳朴、幸福和谐的新农村景象。
近年来,四川省在以文化惠民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四川将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硬骨头”、进一步聚焦文化扶志扶智作用的发挥,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特色文化产业提质增速,增强贫困群众的文化认知、国家认同,助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尊圣塔林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唐家河十里紫荆花谷(摄影:王治)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白龙湖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的迎宾“窗口”—金珠湿地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青梅小镇(摄影:唐欣)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神山脚下的寺庙—邦普寺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樱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