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4日上午,由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在京开幕。此次座谈会共邀请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26位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以及国内的19位著名学者进行交流和对话。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谢金英、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胡乐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出席了开幕仪式。
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开幕
开幕式上,谢金英和法国国立集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前馆长(巴黎)、法国文化部前文化事务总监吉耶斯分别代表中方和外方致辞。
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谢金英致辞
谢金英表示,今年“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将继续邀请各位汉学家朋友集思广益。此外,中国又将迎来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希望各位汉学家朋友把握机会,从各自的专业视角为中国的未来之路积极建言献策,相信这样的交流互鉴将使汉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更加突出。
法国国立集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前馆长、法国文化部前文化事务总监致辞
吉耶斯代表与会各国学者对主办方提供这样一个高端交流平台表示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举办此次座谈会的宗旨很明确,即搭建一个能让各国学者畅所欲言的多领域平台,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分享见地,对从古至今的“现代性”创造成果进行研讨。座谈会上讨论的议题,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之间的连续性、地区和全球之间的关系,正是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发展具有共性的具体议题,其视角也正是以对当今全球化的充分理解为基础的。
分议题会议
此次座谈会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全球22个国家的26位海外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包括约旦前副首相、中国——约旦非政府文化科技理事会主席萨米尔·哈巴什奈;法国国立集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前馆长(巴黎)、法国文化部前文化事务总监吉耶斯;英国社会学学会荣誉副会长、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荣休教授马丁·阿尔布劳;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东亚部主任马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教授郑永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杜大伟等。届时他们将与葛剑雄、刘梦溪、金灿荣、刘海旺、黄仁伟、龚文庠、朱青生等19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展开交流和对话。其中中亚、非洲的一些国家属于首次出席“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毛里求斯、肯尼亚。
会议现场
此次座谈会在分设了“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中国方案与全球治理”、“共同发展与共同价值”三大议题。其中,“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分议题将聚焦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及今日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交流状况及发展。“中国方案与全球治理”分议题则聚焦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相互关联,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共同发展与共同价值”分议题则聚焦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目标,在国际合作中达到求同存异。
与此同时,此次座谈会为让中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得以更多的互动讨论,将采取分议题座谈和闭门会议相结合的形式,其中闭门会议为首次举行。会后中外学者还将赴青海省进行调研考察,深度体验青海西宁这座丝绸南路要道的城市魅力及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所有与会专家学者的书面演讲稿将汇编成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文集并出版。
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接受记者采访
据悉,此次“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还首次邀请了“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郑州班的学员参与座谈会的交流学习。
背景资料:
“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
由中国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自2013年起每年在华举办。座谈会旨在为各国中国学学者、智库专家搭建学术交流与信息沟通的专业平台,增进中外思想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中国学研究水平。座谈会先后邀请了逾百名中外著名学者围绕国际汉学和当代中国研究的前沿话题展开研讨,已成为中外高端思想文化对话的新平台,获得国内外学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
由中国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4年开始创办。该计划旨在搭建一个供海外青年“中国学”研究人员和智库学者交流与研究的平台,为其学术研究及创作提供便利和切实帮助,支持其与中国本土优秀的学术、文化、教育领域的机构、团体、企业和学者开展交流和合作研究项目,帮助其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今年该活动在郑州(7月)、上海(9月)、西安(9月)、北京(9月)四地相继举办。其中 2017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郑州)”于2017年7月9日至29日举行,共有来自28个国家的31名学员参加郑州的研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