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
在乡村发展小而精的文化产业
本报记者 程晓刚
杨昌芹
2017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公布全国2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赤水作为贵州、乌蒙山区首个脱贫出列县名列其中。2019年底,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遗“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所在的大同镇民族村,仍有因家庭原因遗留的兜底贫困户177户。
杨昌芹在八九岁时,其父因病去世,母亲一人带着杨昌芹三姐妹艰难地生活。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杨昌芹放弃进入县重点高中学习的机会,选择外出打工。一年后,她带着打工的积蓄,来到印江民族职业学校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政府的资助下前往赤水学习竹编工艺,开始跟随贵州竹编工艺创始人、贵州省竹编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兰学习平面竹编。凭着对竹编工艺的执着与热爱,杨昌芹努力钻研,技艺日臻成熟。她的竹编作品多次获得省内外工艺品大奖,但她并未就此止步。
少年时的贫困经历让生活好起来的杨昌芹从未忘记身边的留守妇女和贫困群众。她协助赤水市妇联、民宗局开办竹编工艺技术培训班,培训超千人。2012年,在赤水市政府的资金扶持下,杨昌芹成立了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赤水竹编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致富。2019年全国两会闭幕后,杨昌芹在大同镇成立集生产、销售、加工、培训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把培训班搬到乡村,传授竹编技艺的同时,多元发展乡村特色经济,惠及更多村民。
杨昌芹说:“目前,我们产学研基地有100多位员工,直接解决当地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她们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没有固定收入,将会返贫。每月两三千元的收入,可以保证一家老小的基本生活费。基地每年的收入也会拿出一部分给村里的贫困户分红。”
基地提供灵活上班、在家就业的机会,村民可以兼顾家庭、陪伴子女。每位员工都有一个编号,依据编号进行质量监测,成品出售后,还会以相应的编号反馈质量问题。杨昌芹说,2019年,基地的销售额达到600多万元,随着人员和订单不断增多,更要规范管理。
对于竹编技术一般的普通员工,杨昌芹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传统工艺流水线,线上的员工只负责竹编的一部分工艺,保证了竹编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产学研基地的盈利模式也在改进,融合研学、培训、线上短视频等多种模式,多元化经营。
脱贫需要特色产业的不断巩固。赤水是远近闻名的竹乡,竹建材、竹纸、竹雕和竹编等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今年的疫情对于赤水来说影响有限,得益于该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产业链上的一环。供应链不易中断,是乡村特色产业独有的优势。
但凡来到赤水的游客,都要买几个赤水竹编带回去,这已成为赤水的文化符号之一。“文化引领市场,市场养活文化。”杨昌芹表示,乡村特色产业可以支撑乡村文化,而文化又回过头引领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一种精神遗产,但可以把它生活化、场景化,融入生活,活态传承。非遗工作者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带头干好小而精的文化产业,使之成为脱贫攻坚的特色经济,发展壮大后,也会像赤水竹编一样,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支撑。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杨昌芹逐步健全团队、吸纳人才,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团队,利益共享。“我相信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找到对的人。我是一个手艺人,要求我在管理上十全十美并不现实,我会把工作中的各个项目分发出去,最后反馈给我汇总。”杨昌芹说。
在这个过程中,杨昌芹深感农村人才匮乏。因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带来的提案之一就是《关于加快农村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她认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现在要招聘一位岗位上的合适人才要花很大的代价,而且招来后能不能用、能不能适应乡村,还未可知。如果是本地人才,熟悉实际情况,就会好很多。因此,乡村多锻炼本土的年轻人、接班人,才能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减少人才阻力。
全国人大代表郑晓幸:
培植文旅新消费
本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郑晓幸
“没有文化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没有贫困地区的文化脱贫,中国达不到真正的文化小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感慨地说,疫情对文化扶贫和推动文化全面小康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是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郑晓幸认为,实现全面小康最关键的环节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刚性任务,也是最重要的指标。
新冠肺炎疫情让文旅相关行业突然停摆,让刚发展起来的文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在四川,大量的中小微文旅企业受到影响。“在许多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当地群众脱贫的主要手段是经营文旅产业。疫情对产业发展带来冲击,对就业、扶贫带来负面影响。”郑晓幸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还很艰巨,要警惕部分地区返贫的风险。在他看来,当下推进全面小康、文化小康,最重要的是保文旅市场主体、保基本文化民生、保文旅企业就业。
“当务之急是稳就业。”郑晓幸认为,对于现在刚刚崛起的文旅经济,把就业市场主体稳住,把基本民生稳住,是当务之急。此外,还要早谋划、早准备“十四五”,制定防止返贫的政策,打好组合拳。
他认为,分析研判之后不难发现,疫情过后,有些传统的消费将萎缩,但新型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也在培育和生长,要看到新型文旅经济的巨大潜力,提前谋划,做好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消费的有机对接。如今,文旅经济的发展正在倒逼整个行业调整文旅产品结构,从内容到消费方式再到生产方式,都将发生变化。文旅工作者要适应这个变化,更重要的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全面小康时期文旅经济的新发展。
“接下来文旅工作者需要提前准备,把一些更健康、更舒心、更安全的文旅新消费培植好。”郑晓幸建议,当务之急是要提振文化消费的信心,如把乡村旅游与新型的文化旅游、康养等有机融合,抓住“银发群体”和“90后”“00后”等庞大的消费群体。
“今后的文化旅游消费,是安全的消费、有品位的消费、健康的消费,这将贯穿整个文化消费的全过程。”郑晓幸预判,在全面小康社会,人民对精神生活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更多,对于健康、快乐、幸福的期盼将更强烈,会催生出一系列新型文化消费需求,形成新的产业链。
“十四五”期间,如何赢得市场、适应变化,如何将产业需求链和供给链进行有机对接,文旅工作者要多问“我们准备好了吗”。作为文旅工作者,在新的时代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并在其中寻找文旅发展的新增长点。郑晓幸坚信,立足于文化创新,激活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文化旅游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