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塑者豪情——林毓豪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展属于“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介绍,林毓豪对艺术的领悟,塑造了他勤勉谦逊的气质,并被深入地贯穿于他的雕塑探索中,其一件件作品不但语言质朴、技艺精到,而且呈现出兼具温厚与豪情的艺术之美。
展览现场
林毓豪(1940-1997),海南黄流镇人,毕生热爱雕塑和绘画艺术,尤以雕塑见长。1964年,林毓豪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同年被分配到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70年转调到广州雕塑室(即现在的广州雕塑院)从事专业创作。
鉴真登岸稿 林毓豪(1940-1997) 雕塑 13x35x41cm 1992 中国美术馆藏
“雕塑,是以形体之外的感觉写形体之内的诗。”林毓豪在自传中说。艺术家一生创作雕塑300余件,绘画500余幅,其艺术语言质朴、扎实。他对泥土材料的掌控甚佳,技法精到、形象传神;他的绘画是生活的写照,丰富而具有哲理。林毓豪的艺术既赞美英雄也赞美百姓,在成功塑造大量人物肖像的同时,也创作了不少家喻户晓的大型城市雕塑的原稿,如《鉴真登岸》《鹿回头》等。
浪涛扬帆 林毓豪(1940-1997) 雕塑 43x24x55cm 1988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贯穿林毓豪创作生涯的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40余件,同时还展出林毓豪的部分绘画作品及文献资料。展览分为“塑者”“温度”“豪情”“意趣”“所见”五个部分,是林毓豪艺术人生较为全面的一次回顾展示。
姐妹 林毓豪(1940-1997) 雕塑 64x44x26cm 1976
第一部分“塑者”,呈现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手记、创作工具,并还原了其工作室的部分场景;第二部分“温度”,聚焦了林毓豪生前创作的大量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物肖像,这些塑像质朴且充满情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此部分集中展出;第三部分为“意趣”,展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与热爱,是艺术家人文情怀的外化,更是创作之路上的尝试与探索;第四部分“豪情”,展出了林毓豪创作的众多主题性雕塑,包含知名城市雕塑《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群像》原稿、《鹿回头》原稿等;第五部分“所见”,展示林毓豪写生绘画作品。
鹿回头雕塑 林毓豪(1940-1997) 雕塑 80x52x106cm 1985 中国美术馆藏
吴为山指出,此次展览得到了林毓豪先生的家属吴真、林纾、林菁的大力支持,他们将家藏20件艺术家的代表作捐赠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这批捐赠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美术馆关于中国20世纪雕塑的收藏序列。
展览将展出至10月7日。
剑坛使者 林毓豪(1940-1997) 雕塑 18x50x80cm 1985 中国美术馆藏
希望 林毓豪(1940-1997) 雕塑 55x50x85cm 1981 调整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