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民歌专题文献特展,市民观展。(摄影:周毅)
“千古传唱 历史回响——中国民歌专题文献特展”23日在重庆图书馆开展。展览依托重庆图书馆专藏文献,从保存的文献中挖掘民歌的发展脉络,整理中国各时期对民歌的记录和研究,展示民歌集成及各族人民对民歌的整理与传承。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是世界上民歌产生最早、相关记录也最早的国家之一。从中国最早的民歌选集《诗经》开始,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时期的民歌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连绵不绝,丰富着祖国音乐文化的宝库。
展览分“前言”“国之韵·古代篇”“民之魂·近代篇”“文之铸·现代篇”“结语”五个部分,共展出文献220余种,含配图共计400余幅,展览文本达3万余字。
其中,“国之韵·古代篇”展出重庆图书馆馆藏古籍中的民歌文献11册,包括具有独特研究价值的古籍善本,如:刻印精美的明崇祯六年(1633)赵均覆宋刻本《玉台新咏》,此书首次记录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著名民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又称《孔雀东南飞》)。我国现存最早且完整的版本元至正元年(1341)集庆路儒学刻明修本《乐府诗集》(一百卷《目录》二卷),此集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早期版本传世稀少的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春山刻本《雍熙乐府》。
“民之魂·近代篇”重点介绍了自“五四”前后歌谣运动以来,近代中国收集、编订、出版、研究民歌的成果,展出近代民歌文献150余种,含97种图书、42种报刊,展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是怎样用民歌方式吸收民谣风格创作而成的。
“文之铸·现代篇”则着重展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文化部门和文化界人士,进行大规模民歌普查、搜集、整理、保护与抢救活动后集成出版的成果。现场还配有实体文献、重庆地区音乐创作者创作手稿、重庆非遗项目视听音像资料等,欲全面展示我国集文、史、图、谱、器、声、像于一体的民歌文献资源体系。
据悉,本次“中国民歌专题文献特展”是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的组成部分,展览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重庆图书馆承办,重庆市非遗保护中心、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和重庆市区县图书馆协办。展览将持续至11月18日。
展览开幕式上,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向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重庆图书馆赠送价值10余万元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