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展示的皮影精品
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西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三山湟水间·花儿与少年”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23日在北京恭王府开幕。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项目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满
本次展示月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冬宁担任总策展人,以“河湟遗韵·西陲安宁”为策展主题,带领策展设计团队历时近一年的田野调研、创意设计,为以“三山湟水间·花儿与少年”创意主线,分“莲花山·塔尔寺·民族繁荣之花”“老爷山·湟水畔·民族团结之花”“日月山·古道边·民族融合之花”三个版块,以来自西宁湟中、湟源、大通的400多件静态非遗展品和8000多件文创产品,全面展示西宁贤孝、青海花儿、湟中堆绣、湟中银铜器及鎏金技艺、湟中农民画、河湟皮影、湟中陈家滩传统木雕、湟源陈醋酿造技艺、河湟刺绣、宗喀唐卡等近3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55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满在现场用一锤一錾,展示了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项目中的錾刻。他介绍,湟中银铜器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精致,生产方式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子承父业,代代相传。湟中的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已有几百年历史,可分为引起和铜器加工两种工艺。由于湟中地处青藏高原,因此制作的工艺品都有藏文化艺术特色。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湟中堆绣技艺。它与塔尔寺的壁画、酥油花被并成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其制作技法工细精湛,是藏族美术工艺的主要形式之一。
高达2.8米的特大湟中暖锅
而伫立在展厅外高达2.8米的特大湟中暖锅,则是2019年由72名银铜工匠共同打造,总计使用铜材800公斤、钢材400公斤、白银75公斤、锡45公斤、黄金0.65公斤,环壁镶嵌昆仑玉等多种宝石,总重量约1.3吨,容积约2.2立方米,可同时烹制2头牛、8只羊和100只鸡。
策展人孙冬宁表示,展示月不仅全面展现西宁市非遗保护工作在河湟文化的时代风采,同时还搭建起了学术研讨、旅游推介、宣传推广平台,通过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扶贫展销等多种形式,在一个月时间内展现西宁市近年来非遗传统工艺振兴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绣娘现场展示 (摄影:应妮 )
据悉,近年来,西宁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截至目前,西宁市共有包括老爷山花儿会、塔尔寺酥油花、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湟源排灯、西宁贤孝、湟中堆绣、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等在内的1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另有省级非遗项目41项,市级非遗项目39项。有国家级传承人19人、省级传承人57人、市级传承人78人。
展示月活动将持续至12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