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来自大海的奏鸣与回响——中新等国学者海上丝绸之路暨人文交流论坛”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此次论坛由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由新加坡华鼎有限公司、湖北智库文化战略研究院具体承办。
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40位专家学者相聚云上和线下会场,就“海上丝绸之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商贸、华人华侨、社会转型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讨论。该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30篇,涉及领域广泛,研究成果丰富。
自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相关领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研究与对话,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是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的题中之义。本次论坛将拓展相关研究的多维度视角,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性的理解,论坛对加强中新等国学者人文交流与合作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主任肖江华与线下会场专家合影
李红琼在致辞中表示,东南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互联联通的区域。由于地缘相近、资源互补、文化相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南亚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命运相连。“海上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是贸易之路和文化交流交融之路,也是一条传播友谊和促进和平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使得沿线国家和地区有了更多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种种关联。因此,“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中国历史一部分,也是沿线国家与地区历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续写未来篇章不可分割的文化基石。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李红琼论坛致辞
她说,千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所积淀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睦邻友好与合作共赢奠定了重要文化基础,也成为东南亚各国共同创造亚细亚文明的文化源泉。“海上丝绸之路”中淬炼而成的是亚洲人民共同创造的讲信修睦、尊重彼此、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作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应倍加珍惜。当前,世界局势动荡变幻,地区冲突令人忧心,新冠疫情持续发酵,经济复苏步履艰难,人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从历史中汲取东方智慧和东方价值理念,对于解决今天世界面临的困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弥足珍贵,对推动不同文明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当代价值。
新加坡资深历史学者柯木林、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傅才武教授、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会长和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等三位特邀嘉宾首先作了视频主题演讲。《随笔南洋》《南洋时评》主编李叶明担任学术主持。
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副主任周政、江泓出席论坛。
新加坡资深历史学者柯木林作视频主题演讲
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的柯木林作了《南洋第一埠头: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加坡》主旨分享。他说,“海上丝绸之路”有重启古代文明、重塑中国形象、重建海洋精神三重意思。“海丝之路”是一个崛起大国通过平等贸易、友谊参与、资源共享,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的代名词。他以丰富的史料讲述了新加坡几代华人华侨的故事,以及新中两国关系的历史演变。他说,从新加坡岛考古发掘显示,新加坡是个商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那时的新加坡可谓是风帆时代,是中国帆船必经之地。中国帆船带来了早期新加坡的经济繁荣,也带来了勤劳、坚忍、智慧的中国移民,为新加坡篳路蓝褸开发土地,从一个荒凉渔村变为国际贸易大港,奠定今日新加坡共和国基础,作出了伟大贡献。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傅才武教授作视频主题演讲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傅才武作了题为《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新加坡的道路——新加坡60年文化观察》的主旨发言。他指出,新加坡自建国以来,经历了政治经济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两线建设”的复杂过程。与大多数国家由民族(文化)共同体演进为国家共同体的道路不同,新加坡是由地域共同体快速过渡到政治经济共同体,并在国家主权构架下进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建设的过程。由于这个特殊性,使得新加坡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文化认同、建设国家文化共同体的文化政策措施。他说,六十年来,新加坡的文化政策经历了民族文化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文化社会政策三个时期;国家文化建设目标也经历了三次转变,即由塑造“政治经济共同体”到建构“文化共同体”的演进,由“全球化”向“本土化”的深入,由整合“民族认同”转而强化“国家认同”。新加坡国家文化政策聚焦于国民性的塑造、公民参与的动员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经验。
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会长和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作视频主题演讲
马来西亚的丹斯里(马来西亚国王御赐勋爵衔)翁诗杰作了题为《海上丝绸之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发言。他说,中国倡导亚洲要建立相互尊重、开放融合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对当今世界局势十分有针对性,契合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诉求。他说,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包括环南海的东盟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以“环南海发展命运共同体” 作为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中国与“海上丝路”的关联国家之间,不仅仅是贸易伙伴关系,更是多维度“发展共同体”的伙伴关系。“发展共同体”并不等同“经济共同体”,它涵盖彼此人文的互鉴、互信,离不开坚实的民心相通为基础的经贸往来,离不开休戚与共、安危与共。
在讨论发言环节, 许多专家发言踊跃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的胡志勇提出,要以“一带一路”为中心,推动中新关系全面深入发展,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顾清扬副教授指出,在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三者关系上,中国和东盟如果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就要排除来自西方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干扰。目前中国和东盟当前共同面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外部挑战和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内部挑战,并强调未来应以人民为中心,共同促进双方经济发展。
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所的高级访问学者陈兴利说,数字丝绸之路释放新科技的潜能,让科技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的动力。他说,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数字经济在疫情暴发后,成为关注的重点投资对象,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共建共享,加强这个方面的合作可以协助东南亚国家经济转型。
福建师范大学的王兵教授认为,新加坡早期华文报章不仅保存了新马华族戏曲在舞台演出、剧团发展和戏剧评论方面的直接史料,也记载了戏曲发展密切相关的间接文献,形成了新马华族戏曲的多元生态。华族戏曲社团在南洋一带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策略理事会的鍾天祥说,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得到东南亚各国积极响应。在后疫情时期,东南亚国家寻求经济发展转型,各国唯有跟中国携手合作,才能保持区域团结,有利于避开域外势力干扰,维护区域的中心地位。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晓斌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典型的文化线路,既有以宗教和民间信仰的交流,也有以航海、制瓷、纺织、建筑、种植等科技交流,还有建筑艺术、外销瓷艺术、审美艺术等交流等。
新加坡文化旅游专家李良义说,目前疫情对新加坡、中国等国家的旅游造成冲击。努力开发中国与东南亚海上旅游资源,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探索郑和七下西洋的足迹,特别是对东南亚和中国的青少年很有积极的意义。
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徐仕佳说,明朝时欧亚大陆东端的海域存在多种时间体系,琉球在长期海洋贸易中接触到不同的时间体系最终发现,最为有效的计时工具还是明时,在琉球华商推动下,明的时间通过海上贸易往来传入琉球。
外方专家学者主要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新明日报》《联合早报》《随笔南洋》《南洋时评》、新加坡宗乡总会学术委员会、新加坡华鼎有限公司、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和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策略理事会、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所等机构。中方专家学者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