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联合毛国家电视台、密特朗音乐学院、甘地学院、歌剧协会、华人社团联盟、中国文化推广有限公司、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举办的2019“为中毛友谊歌唱”中文歌曲大奖赛决赛在蔻丹艺术中心举行。中国驻毛大使孙功谊、毛社会融合部长王纯万、毛艺术和文化部常秘拉茹基亚、中国使馆文化参赞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松雁群、甘地学院院长加扬、密特朗音乐学院院长瑞蔻、歌剧协会主席保罗·沃森、华人社团联盟主席霍裕壮等嘉宾出席活动。毛国家电视台对决赛全程录像播出,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国内媒体以及《毛里求斯人报》、《挑战报》、第一广播等当地主流媒体参与报道。
多元文化魅力绽放,齐心共唱中毛友谊
“毛里求斯中文歌曲比赛始创于2009年,但从未如今年一般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参与。”毛国家电视台节目制作部负责人拉加什难掩惊喜之情。在我使馆、文化中心的积极协调组织和本土媒体、音乐教育机构、华人社团的鼎力支持下,本次比赛吸引了各个族群、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150余位选手报名参与。从五岁到七十岁,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选手中,许多人并不懂得汉语,甚至没有听过任何中国歌曲,却都怀揣着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对中毛友谊的热忱纷纷加入参赛队伍。经过两轮的严格筛选,少年组和成年组各有10名选手进入决赛。距比赛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整个剧场已座无虚席,在一楼会议中心临时设立的电视直播分会场也已满员。观众们盛装出席,希望为自己支持的选手加油。
逐字逐句精心练习,舞台呈现最美歌声
为了帮助所有选手实现演唱中文歌曲的心愿,毛里求斯中国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的汉语老师以及在毛任教的汉语志愿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老师们逐字逐句的辅导下,选手们从一开始的“不知所云”,到最后将歌曲唱得字正腔圆,也理解了歌曲的意涵。初赛结束后,正在文化中心任教的天津歌舞剧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张凯还为选手们举办了两堂别开生面的声乐辅导课。张凯从发音气息到舞台形体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在两周的时间里,让许多缺乏舞台经验的选手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甘地学院推荐的印度小伙克里斯在接受毛《视野》杂志访问时说:“用一门陌生的语言,唱一首陌生的歌曲,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我非常庆幸自己鼓起勇气参加这次比赛,它为我打开了通往中国文化殿堂的大门。在所有老师们的帮助下,我站在了决赛舞台上,这将是我一生最难忘的记忆。”
携手献上真诚祝福,友谊的歌声四处传扬
毛里求斯国宝级女高音歌唱家维罗妮卡,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张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毛里求斯形象大使、曾获法国好声音儿童组冠军的简·康斯坦斯和来自密特朗音乐学院、甘地学院、歌剧协会的专业评审组成了最具权威性的评委阵容。
张凯点评选手表现
随着比赛大幕徐徐拉开,20位决赛选手已静静站立在舞台上。当熟悉的音乐响起,他们共同为观众带来了歌曲《明天会更好》。“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选手们用歌声传递着对中毛两国人民和中毛友谊美好未来的殷切希冀,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生日唱响了来自印度洋彼岸“天堂原乡”的美好祝愿。
决赛选手共唱《明天会更好》
印度裔小伙撒加伊出身贫困,居住在山区简易的窝棚内,连日常的水电供应都无法保证。但物质的贫穷却无法阻挡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每天清晨,他都要站在山坡上练习中文歌曲。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悠扬飘荡,用最为鲜活的方式诉说着中毛人民民心相通的美好篇章。更为有趣的是,他还坚持要求赛事组委会登记选手信息时使用他的中文名字,以表达他对中国深厚的情感。
选手风采
华裔小男孩杨锦毅是出生在毛里求斯的二代移民,从小生长在毛国的他乡音已不再流利,但在老师与母亲的鼓励下,他站在比赛的舞台上,用稚嫩的童声坚定地唱起一首《歌唱祖国》,唱出黑眼睛、黄皮肤的炎黄子孙心念祖国,并用自己的方式向祖国表达着生日祝福的浓浓感情。
观众为喜欢的选手欢呼鼓掌
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成年组选手埃丝黛拉和少年组选手夏侬分别以一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和《月亮代表我的心》获得了成年组和少年组的冠军,也将得到前往中国接受声乐培训的宝贵机会。
成年组冠军埃斯黛拉
王纯万部长为成年组冠军颁奖
王纯万部长和孙功谊大使出席决赛
期待比赛结果的小选手
松雁群主任为少儿组选手颁奖
孙功谊大使为少儿组冠军颁奖
少儿组冠军夏侬接受毛国家电视台采访
历时两个月的中文歌曲大奖赛正式落下帷幕,正如简康斯坦斯在比赛中点评选手表现时所说“这场比赛向我们展现着文化的魔法,它让所有人因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走到一起,唱出了每个人对中毛友谊的独特理解。”比赛虽已画上休止符,但为中毛友谊而歌唱的歌声却不会停歇。据悉,一场由决赛选手和来自中国的室内乐团联袂带来的国庆音乐会将于9月底与毛里求斯观众见面,届时他们还将以美妙的歌声,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张凯与维罗妮卡共唱《茉莉花》,为比赛完美谢幕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