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中缅两国“胞波情谊”,让更多的缅甸民众了解中国传统器乐,在乐声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仰光中国文化中心邀请中国知名古筝演奏家任洁与墨语筝乐团于12月18日至21日分别在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仰光外国语大学、博睿国际学校和缅甸中国企业商会进行4场演出。此次演出活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为政府支持单位,由仰光中国文化中心、缅甸中国企业商会、墨语筝乐团主办,仰光外国语大学、博睿国际学校、中国企业商会纺织制衣分会承办,缅中交流合作协会、缅中友好协会协办。
18日上午,2020年缅甸古筝新年音乐会开幕仪式在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文化参赞潘峰、仰光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校长吴昂奈敏、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徐玲、墨语筝乐团团长任洁、仰光省若开民族事务部和宣传部部长吴佐埃貌、吴努杜妙依基金会主席杜丹丹努,以及缅甸旅游协会、缅中旅游促进会、缅中交流与合作协会、缅中友好协会、缅甸戏剧协会、缅甸音乐协会、缅甸手工艺协会等负责人及文化旅游机构相关人员、媒体记者和观众等100余人出席开幕式。
中缅嘉宾与演职人员合影
潘峰、吴昂奈敏、徐玲、任洁分别致词。
潘峰表示,中缅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有着上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结下了深厚的“胞波”情谊。近年来,两国政府和人民在两国元首的指引下,务实合作蓬勃开展,人文交流合作频繁。今天,墨语筝乐团到访缅甸,以袅袅筝音敲响2020年新年大门,掀开了中缅建交70周年的崭新篇章。
潘峰致辞
吴昂奈敏表示,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为加强中缅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和巩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胞波友谊,举办了许多诸如此类的文化活动。中国和缅甸作为睦邻,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和相同的文化习俗。两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文化交流活动。据悉,古筝是中国几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不仅在中国,也许在缅甸也有古筝类(弦乐)乐器。希望通过举办活动促进互相了解对方国家文化的活动,更加深化和增进缅中两国间的交往。
吴昂奈敏致辞
徐玲表示,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深受观众朋友们的喜爱。音乐是世界的语言,相信本次古筝音乐会的举办定会让缅甸民众领略到古筝音乐的独特魅力。希望伴随着美妙的袅袅筝音,与缅甸各界新老朋友一起共享音乐盛宴,同迎新年的到来!
徐玲致辞
任洁表示,古筝被称为“群声之主,众乐之师”,是中国最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今天的音乐会,大家将会听到我们对这件古老的传统乐器富有时代感的表达。古筝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希望通过我们的音乐,带给大家一份真诚的问候与新年的祝福。祝愿中缅两国人民友谊天长地久。
任洁致辞
随后,大家共同欣赏了由墨语筝乐团带来的古筝重奏《夜深沉》《将军印》《墨语》《姑苏情》,古筝独奏《渔舟唱晚》《战台风》,古筝与电子乐《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丝路之舞》,古筝与人声《茉莉》等曲目。悠扬动听的古筝音乐令中缅嘉宾及现场观众如痴如醉,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精彩的古筝表演
观看演出之后,大家还参观了中心正在举办的“中缅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合作成果展”,中缅在农业、矿业、铁路、油气管道、纺织制衣业等方面的合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各位参观者赞叹不已。
来宾参观“中缅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合作成果展”
当日,徐玲接受了缅甸sky net记者的采访。她表示,新年音乐会是仰光中国文化中心的自主品牌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本次邀请到在中国屡获殊荣的古筝演奏家任洁与墨语筝乐团在仰光举办古筝专场音乐会,在缅甸尚属首次,她们将给缅甸民众带来一场美妙绝伦的古筝音乐盛宴。2020年,我们将迎来中缅建交70周年,仰光中国文化中心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中缅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增进中缅两国胞波情谊作出积极努力。今天在古筝新年音乐会拉开帷幕的同时,“中缅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合作成果展”也同期开展了,欢迎大家观展。
徐玲主任接受缅甸sky net记者的采访
墨语筝乐团还于本月19日和20日分别在仰光外国语大学、博睿国际学校举办两场古筝音乐会,在为师生们带去高雅艺术的同时,也送上新年的祝福。21日晚又在温德姆酒店与缅甸中国企业商会共同举办“缅甸中国企业商会迎新年联谊会”,古筝乐团的演奏家们将同缅甸中国企业商会的文艺爱好者一起同台献艺,喜迎新年的到来。
此次应邀参加演出的墨语筝乐团是中国知名的古筝音乐团队,团长任洁是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曾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0余场,在中国屡获殊荣。她创办的墨语筝乐团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探索尝试,逐步打造出具有中国气质、江南风格、时代风貌、人文精神的古筝音乐品牌。乐团成功首演了多首古筝重奏作品,多次举办专场音乐会,参演国际音乐节,主演了首部古筝剧《筝叙》,实现了首个古筝与全息3D投影技术的跨界合作。
墨语筝乐团成员在仰光中国文化中心留影
共赏古筝美曲,同迎新年到来。 2020年古筝新年音乐会以其优良的质量、丰富的内涵、多样的表现形式,给缅甸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促进了中缅文化交流合作,而且对进一步加深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