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的梦想从黎巴嫩开始,在中国实现!”5月13日,圣约瑟夫大学翻译专业的伊力以这句话结束了自己的演讲,赢得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当天,“梦想照亮未来”——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黎巴嫩赛区预选赛在圣约瑟夫大学举行,来自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黎巴嫩大学和贝鲁特美国大学等高校的12名选手参加比赛,20岁的伊力是参赛选手中仅有的两名男生之一,他最终获得了第三名。
这是黎巴嫩连续第三年举办汉语桥预选赛,中国驻黎巴嫩大使王克俭、文化专员陈中林,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刘立、侯卡耶姆,黎巴嫩大学语言翻译中心主任泽伊娜等几百余名学生、老师和家长出席活动。
获得第一名的玛雅在演讲(摄影:李良勇)
获得第二名的葛霞在演唱歌曲《忐忑》(摄影:李良勇)
王克俭在致辞时指出,通过学习汉语,越来越多的黎巴嫩朋友对中国有了更多了解,双方的交流更加便利,双方相互理解与信任不断加深,双方的友谊更加牢固。当前,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的中黎合作前景广阔,通晓对方语言的人才将大有用武之地。
和往年一样,比赛由汉语演讲、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知识问答及才艺表演三部分组成,但是今年在演讲结束后增加了评委提问环节。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围绕“梦想照亮未来”的主题,讲述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畅想自己的“汉语梦”和“中国梦”。
获得预选赛一等奖的玛雅,是圣约瑟夫法学同声传译专业的硕士生,她在演讲中讲述了她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在中国学习的经历。 “我出生在一个饱受灾难的国家”, 她说道:“孔子学院不但教会了我汉语,更让我爱上了中国。我想成为中国人和黎巴
嫩人的桥梁。”
获得第三名的伊力在表演吉他弹唱(摄影:李良勇)
黎巴嫩大学汉语专业的葛霞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汉语桥的比赛,获得第二名。一年前,当她得知黎巴嫩大学开设汉语专业时,毫不犹豫报了名。人们问她为什么学习汉语,她总是回答说“我在学习未来的语言”。她在演讲中说:“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有什么跟中国没有关系呢?小到手机、汽车,大到国际贸易,全都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学生可以学习我们的语言——阿拉伯语,而成为出色的翻译,为什么我们不学习中文呢?为什么要把沟通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光荣任务全都交给中国人呢?”听到这里,在场帮助统计分数的正在黎巴嫩大学学习阿拉伯语的中国留学生也会心地笑了。
才艺表演仍然是每届汉语桥比赛的亮点——唱中国歌、跳中国舞、画中国画、表演中国武术……能歌善舞的黎巴嫩青年学生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充满激情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新华社、央视及黎巴嫩主流媒体OTV等对比赛进行了采访报道。
王克俭大使与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合影(摄影:李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