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羽摇曳,云裳丽影。在中国云南,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这里的歌舞曲艺有着古老的渊源、斑斓的样式与代表着一方水土的充沛活力。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近日携手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官方社交平台推出“云剧场”,分享一组源自云南省红河州、普洱市文艺团体与云南民族村高原艺术团的歌舞曲艺节目,诚邀新西兰网友一同感受彩云之南的独有风貌。部分脸书用户对中国云南省的多样化民族构成表示出浓厚兴趣,在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官方脸书推文下方留言,希望获得更多信息。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通过微信视频号分享云南多民族舞蹈代表作
彝族舞蹈《栽秧鼓》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通过脸书平台分享云南彝族舞蹈《栽秧鼓》
“栽秧鼓舞”是彝族花彝支系民间舞中一种使用边击鼓来表现一整套生产过程的舞蹈,通过鲜明的鼓点节奏,形象的舞蹈动作,体现了劳动人民娴熟的生产技艺,以及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编导:王佳敏 梁芳 郭玲 何军;作曲:万里;表演:云南省红河州歌舞团)
彝族花灯《摘石榴》
花灯是中国明清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传统曲艺。在云南,花灯广泛流传于民族聚居的区域。节目“摘石榴”即是一个集流行小调、花灯歌舞于一体的传统彝族花灯剧目,反映了夏日时节彝族少女们相约出门采摘石榴的场景,表达了彝族少女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家人平安健康的祝福。(编曲:刘天强;编导:洪琳;表演: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文化馆)
苗族舞蹈《踩花山》
舞蹈“踩花山”反映了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期间,苗族民众盛装出席、载歌载舞庆节日的场景。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加入舞蹈队列,人们舞步不断,有的与芦笙对起了调,表现出花山场上的欢腾景象,传递着苗族民众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词:大牛;作曲:赵勋;编导:娄艳莲;表演: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民族文化工作队)
彝族舞蹈《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是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舞种之一,通过舞蹈反映彝族火把节的火热场面,并将传统的“阿细跳月”跳出新的风貌,表达了彝家人对幸福生活的讴歌和赞美。该舞蹈曾获第五届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电视舞蹈大赛职业组群舞表演铜奖、中国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三等奖。(编导:王佳敏 潘旭东 侯波;作曲:岳少鹏;表演:云南省红河州歌舞团)
傣族舞蹈《红鱼》
舞蹈以傣族舞《鱼舞》为元素,进行拟人化加工,傣族少女犹如水中的鱼儿般欢快游动,寓意年年有余、美好的生活红红火火。(表演:云南省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
拉祜族摆舞《摆出一个春天》
“摆呀,摆出一个春天;摆啊,摆出一个希望!”舞蹈取材于拉祜族传统民间舞蹈——摆舞的基本元素,展现了一群美丽婀娜、勤劳聪慧的拉祜少女踏歌起舞的欢腾场景。(表演: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化馆和县民族文化工作队)
杂技《蹬鼓》(傣鼓情)
象脚鼓,中国云南傣族青年男女们最喜爱参与表演的节目之一。傣语把青少年男子称为“小卜冒”,把姑娘叫作“小卜少”。每当小卜冒敲响象脚鼓,小卜少们便舞动着婀娜身姿,用“脚下生花”的高难技巧,与小卜冒们“逗鼓”炫技;而小卜冒在与小卜少的“斗鼓”中,运用平衡力量的高超技巧表现傣族男儿的机智强悍与勇敢。节目运用傣族象脚鼓的民族特色,在“逗鼓”“斗鼓”的擂台中勾勒出一幅轻歌曼舞的少数民族田园诗画。该节目于2015年2月在第四届西班牙菲格拉斯城国际马戏节中获得银奖;2020年7月荣获“云南杂技·金狮奖”。(表演: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
景颇族舞蹈《欢乐的银铃》
清脆的银铃,美丽的筒裙,芬芳的花香……景颇族姑娘用斑斓的色彩,将缤纷的青春洒满大地,让炽热的爱情绽放在高原。(表演:云南民族村高原艺术团)
瑶族舞蹈《蝴蝶会》
瑶山青翠,瑶歌回旋。瑶族姑娘们的手就像蝴蝶的翅膀在飞翔,诉说着久远,携带着憧憬,期盼着明天……(表演:云南民族村高原艺术团)
傣族舞蹈《夏日荷花》
舞蹈运用傣族舞动作和韵律,结合现代舞蹈手法,表现出炎炎夏日里随风舞动的荷花姿态,并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对荷花赋予拟人化手法,充分展示自然界中静与动之间的张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表演:云南民族村高原艺术团)
(图文来源: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