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由中国湖北省演艺集团组派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在成功结束澳大利亚演出后,携被誉为“中华文明史上最耀眼珍宝”的曾侯乙编钟飘洋过海来到奥克兰,在奥克兰胜利会议中心剧场为奥克兰2000余名听众带来一台穿越千年,融古老与现代、被誉为“音乐舞蹈史诗”的《编钟国乐》音乐饕鬄盛宴。仿制曾侯乙编钟的65件乐器,总重达5吨,加上由“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组成的八音合鸣,将2400年前的楚风楚韵演绎得淋漓尽致。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洋、中国与世界在这里水乳交融,天籁之音,回味无穷。
开场曲《和平之声》表现中国古代皇室宫廷中的艺术文化,大气恢宏,令人神往。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副院长秦德松独唱《我像雪花天上来》,把自己和雪花、秋叶融为一体,表达对爱情纯真炽热的渴望与追求。
国家一级萧笛演奏员、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张红阳的笛子独奏《断桥叙事》取材中国传统戏曲《白蛇传》,他用高低音两把笛子吹奏,如泣如诉的倾情,再现了许仙和白娘子在西湖边相逢、相诉、相慕、相爱之情景。
姜莹作曲的《丝绸之路》发挥了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技法,同时融入了踢踏舞和探戈元素,琴声悠扬婉转,令人耳目一新。
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丰富、生动地展现了瑶族人民欢歌热舞喜庆场面,优美、畅快、抒情的旋律令人愉悦不已。
国家一级演员马娅琴表演的女声独唱《洪湖水,浪打浪》和《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引得中老年华人听众激情燃烧,记忆犹新。
《葛天氏之乐——玄鸟》以编钟、埙、篪、竿、弹弦、钟、磬等少听到的先秦时期器乐乐音声部领奏,气势磅礴;编钟国乐《楚天印象》表现了楚人火与土,丝织与青铜等领先工艺和楚人的自强不息。
音乐会在民族管弦乐《我的祖国》的舒展、热情、气贯长虹的乐声中结束。在听众的热烈喝彩声和掌声中,周雯指挥数次返场,加演了新西兰著名的毛利情歌《河水湍湍(Pokerakara Ana)》。这首唱遍新西兰的著名毛利情歌,经过指挥周雯的精彩配器,二胡、中阮、琵琶与大提琴等乐器的交织演奏,编钟与编磬的绵绵细语,流畅、抒情地将这首乐曲演绎得完美无缺。晚会最终在《拉科斯基进行曲》中落下帷幕。
《编钟国乐》奥克兰专场音乐会由亚太传媒、NCTV中文台、新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新西兰湖北商业总会、奥克兰都会博物馆、万方集团和万福猫等主办、承办和协办。这场在新西兰前所未有的音乐会,在周雯指挥驾驭下,运用多种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奏响一曲曲古今中外佳作,彻底征服了奥克兰听众。
秦德松介绍,这套源自2400多年前的乐器,是先秦时所盛行的乐器,跨五个半八度,12个半音齐备,不仅能演奏出现代钢琴上所有黑白琴键的声响,更以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技法将人、兽、龙、凤、花、几何形纹等图样雕刻在编钟上,展现古老东方的工艺技术及文化美学,故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世界音乐大师梅纽因曾说:“我们再也听不见古希腊的乐器能有什么样的声音了,只有中国的这一套编钟,还能把2400多年以前的乐音再现在我们的面前。”
嘉宾与乐团合影(摄影:温嘉宝)
在新西兰华侨华人举办的文化活动中,超过30%以上为本地民众的上座率本身已成轰动性效应,更为惊喜的是很多本地民众都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来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中国乐器充满好奇和钦佩。奥克兰观众科林•福斯特(Colin Foster)在接受NCTV采访时认为,演出非常震撼,演出效果超乎想象,这是他第一次现场听编钟音乐,这种音乐与西方音乐非常不同,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交流。奥克兰观众谢恩•沃布鲁克(Shane Warbrook)激动地说,这真是一次独特的体验,以后如果还有类似演出,会叫上朋友一起来!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以创作、演出民族歌剧、民族音乐、舞蹈和交响乐为主的大型国有艺术院团。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团创作演出了《洪湖赤卫队》《八月桂花遍地开》等53部歌剧、古典乐舞《编钟乐舞》《钟鸣楚天》、民族舞剧《荷花赋》《王昭君》等等一大批音乐、舞蹈作品,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