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站在瓦莱塔远眺,茫茫地中海上来往商船络绎不绝,在落日余晖中忽隐忽现。数千年来,“地中海心脏”的马耳他不知见证了多少海上贸易的兴衰发展。
700多年前,意大利探险家和商人马可·波罗从地中海出发藉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17年后又从海上回到家乡。美国政治地理学家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D. Kaplan)发现,马可·波罗来往中国的陆地和海上路线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几乎一模一样。
海上丝绸之路
2018年,中国与马耳他签署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致同意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在“五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两国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马耳他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回眸历史,照亮现实,启迪未来。2021年7月25日,中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与海相伴、向海而生,同为世界遗产让瓦莱塔和泉州更多了一份文化联系,好似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两颗璀璨明珠,遥相呼应。
泉州
宋元泉州的水陆转运系统图解
泉州,马可·波罗笔下宏伟秀丽、富庶无双的刺桐城,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贸易口岸之一,从10世纪到14世纪,它便成为一个非常繁荣的贸易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探险家在泉州相会,佛教寺庙开元寺的孪生石塔、道教石雕清源山老君石像、伊斯兰圣迹清净寺、灵山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教寺庙……不胜枚举的历史文化遗存见证着这座城市“多元、开放、包容”的传统和特质,也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文明因交流而多彩”的伟大传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德化白瓷
泉州凭借辉煌的历史、丰富的物产、独特的地理优势、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丰富的宗教文化入列世界遗产名录,这在其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中多有体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目睹大泉州的古风今韵。
九日山祈风石刻
真武庙
泉州文庙及学宫
老君岩造像
清净寺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
万寿塔
22处古迹遗址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文庙及学宫、开元寺、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