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伴着昂扬的音乐和现场2000多名观众的欢呼声,一幅“欢动北京”的巨型旗帜由旗手接力,从观众席的后排传递到主舞台,标志着“欢动北京”第五届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黎巴嫩法赫德舞蹈学院的12名同学与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芬兰、韩国、蒙古国、缅甸、美国、斯里兰卡、泰国、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亚美尼亚等14个国家的优秀青少年,在各自国家旗手的引领下,登上“欢动北京”的舞台,舞动青春,放飞梦想。中国的五星红旗和黎巴嫩的雪松国旗在飞舞飘扬的各国国旗中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中国的五星红旗和黎巴嫩的雪松国旗在飞舞飘扬的各国国旗中显得格外鲜艳夺目(摄影:陈中林)
黎巴嫩法赫德舞团的表演被排在第四个出场,表演民族舞蹈《Mijwiz》。Mijwiz的字面意思是“成双成对”,是一种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非常流行的阿拉伯乐器(双短笛),常用来为民俗舞蹈达布克(Dabke)伴奏。Dabke,在阿拉伯语中是“跺脚”的意思,概括了这种舞蹈的整体特征——踏、踢、踩、跺、跳、跃。多样的步伐变换组合、多种不同的节奏样式,构成了达布克舞的别样风貌,让这种舞蹈在所有的中东舞中独树一帜。这次法赫德舞团带来的Mijwiz 达布克舞,是黎巴嫩贝卡地区的民俗舞蹈,也被称作黎巴嫩的国舞,常用于庆祝丰收的喜庆场合。在“欢动北京”的舞台上,这六对黎巴嫩的俊男美女排成长队,在热情欢快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伴奏下,手牵着手,时而整齐地踩踏出相同的舞步,时而变换步伐和队形,其舞蹈热情奔放,挥洒自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黎巴嫩法赫德舞团在开幕式上表演(摄影:陈中林)
黎巴嫩青年“欢动北京”,舞动青春(摄影:杨欣怡)
黎巴嫩法赫德舞蹈学院(舞团)建于1978年,由法赫德·阿卜杜拉先生创办,属于专业舞蹈教学和演出团体,开设有黎巴嫩传统舞、东方舞、芭蕾舞等不同专业,学员从3岁到22岁,来自黎巴嫩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几十年来,法赫德舞团曾多次代表黎巴嫩参加地区、阿拉伯和国际艺术节的演出,曾于2006年、2007年、2008年应邀来华参加阿拉伯艺术节和国际民间艺术节等。
年逾七旬的法赫德先生,是一个具有梦想的艺术家,他酷爱民间舞蹈,最大的梦想就是创办自己的舞蹈团,发掘和弘扬黎巴嫩和阿拉伯民族舞蹈的美,并与时俱进地用现代手法呈现给观众。法赫德先生对中国十分友好,当中国使馆向他介绍“欢动北京”的活动计划后,他立即表示要率团参加,但是要为舞团筹集到来华的机票款并非易事。近年来,受叙利亚危机的影响,黎巴嫩政局也很动荡,总统缺位已经两年多,政府运作不畅。法赫德先生不厌其烦地游说黎巴嫩文化部和旅游部,最后终于从黎巴嫩旅游部获得了资金支持,使得舞团能够得以成行。
正在国内休假的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文化专员和夫人出席了开幕式并看望了黎巴嫩法赫德舞团全体成员。
陈中林夫妇与黎巴嫩法赫德舞团及中国新乡育才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合影
“欢动北京”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周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主办,由“魅力校园”全程策划呈现。自2012年以来,“欢动北京”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欢乐舞动北京,青春拥抱世界,此次活动以“相亲相爱,祝福世界”为主题,倡导用文艺的力量来感染和拉近中国青少年与世界青少年的距离。在京期间,除了参与展示各国民族特色的文艺汇演之外,所有青少年团队还参加了游览长城、走进什刹海体校体验中华武术、参观自然博物馆等丰富的系列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黎巴嫩舞者长城摆Pose(摄影:杨欣怡)
黎巴嫩青年体验茶艺(摄影:杨欣怡)
黎巴嫩帅哥与中国小朋友互动(摄影: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