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称:木偶戏(孝义木偶戏)
编号:Ⅳ-92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山西省
山西孝义文化馆演绎木偶戏《天女散花》
孝义木偶戏
孝义木偶戏是山西地方特色剧种之一,流传于山西省孝义市及周边市县,是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汉族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
木偶戏分为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铁线木偶戏四大类。孝义的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戏,制作精巧,形象生动,表演细腻,内容丰富。
孝义木偶戏在演出中不断发挥着惩恶扬善、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学、民俗学、地方历史文化等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起源与发展
孝义木偶戏属杖头木偶戏,宋代时传入孝义地区。其木偶造型简洁粗犷,神态灵活生动,机关奇巧适用,极具中国北方特色。
孝义木偶戏最初独立成班,后来和皮影合成一个班社,即“灯影班”。
灯影班独具特色,少则7人,多则9人,就能开台演戏,俗称“七紧八慢九消停”。
灯影班白天上演木偶戏,晚上演绎皮影戏,早年群众说“白昼间木偶作怪,夜晚时牛皮成精”。
孝义木偶班社演出形式丰富,素有“两种形式,三种唱腔”之称,即木偶、皮影两种演出形式,皮腔、碗碗腔、晋剧三种唱腔。
明清是孝义木偶戏的鼎盛时期,境内的木偶班社多达60多家。清末民初,孝义木偶戏还保持着兴盛的局面,随后逐渐衰落。
中国解放前夕,孝义能够正常演出的木偶班社只剩两三家临时搭伙的。
1956年,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团成立,使孝义木偶戏获得了新生。1975年,移植现代戏《草原红花》参加中国全国调演,并排练出一大批优秀剧目。
1989年,孝义木偶戏赴英国进行对外交流演出。1997年,孝义木偶戏参加《英雄出少年》、《坷拉传奇》等木偶电视连续剧拍摄。
表演形式
真人在下 木偶在上
孝义木偶戏真人在下,木偶在上,艺人通过插于木偶上的一根木棒和两根操控木偶手的细铁棒,来操作整个木偶。
起初,木偶戏的曲调用孝义秧歌干板腔,皮腔以及中路梆子演唱,后来又加入了碗碗腔,使之更具孝义色彩。
制作工艺
制作木偶的工艺繁杂,耗时耗力。从人物的造型设计,细节性动作技巧到服装的颜色配比,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重重工序才能亮相舞台,从毛坯到成型就得花费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木偶头部成型后,更要根据剧本中人物的性格进行塑形,来重点突出人物个性。眼睛,嘴巴更是要进行精雕细琢。为了制作出复杂、有特殊功能的木偶,更是要附加众多工序,安装各种机关可是得下一番功夫。
经过老艺人们多年的苦心钻研,现在的人偶,不仅可以表演戏曲中的喷火、舞长绸、甩花翎等高难度动作,还可以表演川剧变脸、书法等绝技。
操控技艺
除去木偶制作,更需要艺人们精湛的操控技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对这些木偶戏艺人最真实的写照。
孝义木偶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传承了孝义的汉族民俗民情风俗、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文化元素,起到了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的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