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9日,周四,马耳他科斯皮夸市的沃达拉圣·玛格丽特中学组织九年级与十一年级理科学生探索中国粉彩瓷的制作及历史。该活动由高级科学老师马丁·阿祖帕迪协调组织,并在利用蒙特梭利教学法的科学中国角开展。该活动的主题与科学大纲中的“物质混合”单元契合。
中国粉彩瓷器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此风格自清朝时期盛行,其特点为瓷胎上珐琅釉。中国人将该瓷器风格称为 “粉彩”,也有翻译将其称为“洋彩”,意为 “异国色彩”。据悉,康熙年间(1654-1722)为内廷工作的耶稣会传教士推动了粉彩的发展。
粉彩色种极为丰富,从淡粉色到深红宝石色,以及其他柔和的颜色。将不同颜料与玻璃白混合即可获得一系列渐变色,“玻璃白”为不透明的纯白色,其主要成分是砷酸铅。
十八至十九世纪大量粉彩瓷器从中国出口至欧美。烧制粉彩所需的材料先在景德镇御窑中制作,后运往广州进行加工。此后,欧洲各国也开始生产自己的粉彩瓷器。
阿尔伯特·雅克马尔在1862提出了 “粉彩” 和 “绿彩” 系列的命名。粉彩瓷器上的粉色涂料利用了金离子化合物与氯化亚锡反应形成的金锡紫,在欧洲首次问世。金锡紫最先由德国医生和炼金术士安德烈亚斯·卡西乌斯(1600-1676)发现,起初被用于玻璃制品,后由为清朝内廷效力的耶稣会传教士将其引入中国。
在粉彩瓷器的烧制过程中,西方和中国分别使用 "松节油" 和"多尔门油" 制造金红色涂料。中国金红釉瓷起源于康熙时期的广东省,而后,于乾隆时期粉彩瓷涵括了更繁杂的色彩、色调及图案。
粉彩花纹多用黄、蓝、粉、珊瑚红、浅绿、咖啡色、棕等颜色进行绘制。在乾隆时期粉彩多用于薄胎瓷的花纹绘制。18世纪中叶,粉彩瓷器的生产超越了青花瓷并盛行至20世纪,在乾隆时期结束后该趋势逐渐下降。
许多欧洲的瓷器工厂,如迈森陶瓷、切尔西和尚蒂伊都争先仿制中国的粉彩,从而导致中国的瓷器出口市场走向衰落。
在此次活动中,圣·玛格丽特的学生有机会参观了两件粉彩瓷器精品,并纷纷用创造力为洋彩图案填色。
马丁·阿祖帕迪老师和学生们特别鸣谢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和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对于研习项目的持续帮助和支持,同时也感谢助教肯尼斯·阿贝拉、格拉齐拉·普利斯、伊莱恩·申伯里、英格丽特·卡萨尔和胡安妮塔·卡齐亚老师为此次科学中国角活动的付出。
作者:科斯皮夸市沃达拉圣·玛格丽特中学理科学生:邦丁·费东、卡鲁阿纳·格拉齐奥、加西亚·达米安·史蒂夫、加特·杰罗姆、科里托·克鲁兹、斯凯里·米格尔、德米科利·拉腊、薛尔布·锡安 、加亚兰兹·卢克,在高级科学教师马丁·阿祖帕迪的指导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