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召开两个月来,中非双方紧密对接,积极落实双共识和峰会成果,各领域合作取得重要成果。记者了解到,在经贸领域,不少中方企业人员正通过包机等方式赴非洲复工复产,中国对非投资逆势增长。本期非洲观察,聚焦中非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产业本地化、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中非如何合作携手克服疫情挑战,不断恢复向前发展。
中非经贸合作继续复苏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湖南启动年内第一场对非重大经贸活动。8月18日,湖南—非洲三国贸易合作推介会举办,坦桑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等三国驻华使节出席。这意味着湖南深化湘非经贸合作,朝着成为中国地方对非合作新窗口、中非经贸资源聚集地、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目标又前进了一大步。
今年是中非合作关键之年,进一步推进中非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的长期举办地,湖南以此为契机出台了《关于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打造中非地方经贸合作新高地的若干意见》。
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的国家级中非经贸合作平台,项目规划总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总面积15万平方米,将于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主要涉及坚果、咖啡、可可等非洲的资源性产品交易;二期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将进一步扩展园区金融、进出口服务等功能,计划于2023年建成。
中非举办网络投资洽谈会 对非贸易成外贸新亮点
连日来,浙江、山西、福建、湖南等省份商务部门与非洲国家举办投资合作线上推介会,吸引了中外客商参加。
用数据来说话。
今年1—6月,湖南对非进出口额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居全国第八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其中,湖南从非洲进口7.7亿美元,同比增长36%。
今年1—5月,深圳对非洲进出口总额26.8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1.81亿美元,进口额5.04亿美元,同比增长56.90%。
中非制造业合作 走向何方?
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制造业合作正不断走深、走实。有专家指出,当前,非洲经济面临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新挑战。在西方传统合作伙伴投资和供应减少的背景下,推动南南合作为非洲摆脱新冠肺炎疫情提供新的途径,为非洲工业化进程提供新的投资来源。非洲各国必须加快实施《2063年议程》,将非洲大陆自贸区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支点。非中要进一步加深工业化和制造业合作力度,为实现疫情后复苏迈出必要一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不少中国企业选择直接在非洲的乌干达、肯尼亚等地投资建厂,以更好地贴近市场,非洲的服装纺织、家电、医药制造及建材等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身影,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民众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更向非洲分享中国制造业的先进经验。
在乌干达,中国企业在当地兴建工业园区,推动当地工业化。目前正处于东非的抗疫关键期,乌干达的中乌姆巴莱工业园疫情期间,依然在做好防疫举措的前提下保障生产。
专家:“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非合作带来良好基础和未来发展的新契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中国疫后经济复苏也离不开坚持扩大开放,中国还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做准备,“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深化互利合作,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蒋希蘅表示,中国在积极防控疫情的同时,根据各地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复工复产、扶持中小企业和脆弱群体的政策。各级政府提供了一系列金融、财税帮扶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通过刺激消费,从需求侧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政府努力扩大社会安全网、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群体,减缓疫情冲击。这些经验都为非洲国家抗击疫情、经济复苏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