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省区市“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中的文化内容(黄卓制图)
2015年,“一带一路”从愿景迈向了行动。日前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指出,要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工作的意见》,紧密围绕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配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及外国领导人来访,精心组织重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在外交大局中的独特作用。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办好丝绸之路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一带一路”国内文化交流基地。
观各地“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将文化交流与合作列为重点内容的不在少数。与丝路有关的智库机构纷纷成立,以期为“一带一路”提供智力支撑。以丝路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蓬勃开展,古丝路文脉与当代艺术融合共生,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绽放。
从博鳌论坛期间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到习近平主席出访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英国、越南、新加坡、津巴布韦和南非等国,从亚投行正式成立到多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丝路沿线国家启用……“一带一路”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核心议题之一。文化交流,作为实现“五通”中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一年来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古丝绸之路的延续。
作为“一带一路”的人文历史基础,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不再只是“背景墙”。无论是凿空西域的张骞、七下西洋的郑和,还是敦煌、哈萨克斯坦陕西村,古丝路上的人物、佳话和传说,都再次被置于镁光灯和放大镜之下。大大小小的国际会议、论坛,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不胜枚举。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后,丝路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也成为必备谈资。古丝路宗教、文化、艺术同样受到普遍关注。当时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丝路文化在今天的复兴表现出极大的期待和热情。
此外,2015年与2016年都是“丝绸之路旅游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负责人表示,将与中国等丝路沿线国家一起,共同推动丝路旅游可持续发展。
民心相通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作为“五通”之一的民心相通提上日程。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而心灵的沟通当以文化认同为根本。
“欢乐春节”“亚洲艺术节”“东亚文化之都”等大型活动在推动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发挥了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据统计,2015年“欢乐春节”活动超过800个,覆盖海外118个国家和地区的320余个城市,其中大部分属于“一带一路”朋友圈。
在这些重大文化活动框架下进行的文化交流、学术合作,传承和弘扬了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在保障“一带一路”顺利推进的同时,也赋予“一带一路”深厚的社会内涵。
人文交流
人文交流内涵广阔。在已有的中美、中英、中欧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以及中俄、中日、中德等双边文化磋商机制推动下,中国与欧盟、东盟、上合组织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步入新阶段。
2015年5月27日,中国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召开。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旨在统筹、规划、协调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合作,使之成为深化中印尼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媒体、青年等相关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服务人文领域的务实合作,服务两国人民增进相互理解和好感,并辐射东盟国家,发挥龙头带动效应。
艺术创作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贸交流活动日渐热闹。与此同时,艺术家们将丝路文化融入艺术创作当中,以丝路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呈蓬勃之势。
“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是中国针对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推出的大型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作为旗下项目,舞剧《月上贺兰》赴苏丹、埃及等国演出。舞剧《丝海寻梦》则在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以及欧盟总部等地演出多场,获得广泛赞誉。
2015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就有话剧《丝路天歌》、民族舞剧《南海丝路》、交响乐《海上丝路》、杂技剧《丝路彩虹》、民乐小合奏《丝路幻想组曲》、“丝路行陇上韵”甘肃演艺集团丝绸之路巡演、“丝路上的中国梦”——麦西热甫国外演出舞剧、《丝路花雨》新加坡及台湾演出和丝路华彩——西南少数民族水彩艺术展、“丝路明珠”的复兴与创新美术作品展等数十个演出展览项目。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着力点。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独特平台,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实际上也是我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
2015年,随着布鲁塞尔、尼泊尔、新加坡、斐济、坦桑尼亚、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揭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25个。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也成为对外传播“一带一路”的重要窗口。“一带一路”沿线风情摄影展、“一带一路”座谈会等各项有关活动在各中心高频举办,提高了驻在国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信息来自各地公布的“一带一路”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