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4月8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篆刻是一种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作为这项传统艺术与技艺的传承者,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近日在维也纳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篆刻讲座。
据悉,由中国文化部、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处、《欧洲时报》社主办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系列活动《骆芃芃讲座——中国篆刻艺术,镌刻中国人文精神》与《骆芃芃讲座——带你走进中国篆刻艺术》分别于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欧洲时报维也纳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在维也纳中国文化中心的讲座,驻奥使馆文化参赞李克辛、奥华总会会长陈安申、奥中友协副主席詹伟平、奥中友协华人委员会主席蒋可良、奥地利妇女会会长谢飞如、奥华总会名誉会长王必光、奥地利福建同乡会会长邢鸿彬,青田籍篆刻家叶林孟等百余名中外篆刻爱好者观看并听取了讲座。
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讲座现场(法国《欧洲时报》/张明智 摄)
合影(法国《欧洲时报》/张明智 摄)
在欧洲时报维也纳中国文化中心的讲座中,骆芃芃介绍了中国篆刻艺术于2009年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重点介绍当代中国篆刻艺术的存在与发展状况。从当代中国文人身边的篆刻艺术说起,关注篆刻艺术及书法艺术当下的存续状态以及对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骆芃芃还详细地为现场听众介绍了篆刻自起源至今的漫长历史、深刻的艺术价值及在现代生活当中的应用等篆刻相关的议题。她介绍,中国的篆刻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以前。直到秦朝以前篆刻都用大篆,到秦朝时统一文字,才开始用小篆刻制,直到唐朝才开始使用楷书。发展到明清时期才渐渐与书画分庭抗礼,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她认为,中国篆刻是以书法字体结合镌刻制作印章的一种艺术,书法与篆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篆刻必先篆后刻,即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才能事半功倍。
骆芃芃指出,印章自明中叶以后,随着文人画的进一步发展,文人经常提刀刻印,乐于参与篆刻艺事,篆刻也产生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技艺。这也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逐渐使篆刻艺术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并一直存在。
本次讲座,骆芃芃还带来了她的印章、印石作品十余件,印屏放大样作品十余幅,书法作品两幅供现场观众欣赏。讲座现场,爱好篆刻、书法的中外听众在聚精会神地听骆芃芃讲座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专业篆刻方面的问题。对于各式各样的问题,骆芃芃都一一耐心地给予深入浅出地解答,与现场观众进行了良好的互动。
骆芃芃在讲座之后接受了欧洲时报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她说,在维也纳参观了一些与历史和文化有关的博物馆与展览馆,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奥地利是一个文明典雅的国家。她说,在维也纳的第一场讲座,当时来了很多奥地利人。她表示,有这么多奥地利人愿意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显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同时也印证了维也纳大学及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第二场讲座,文化中心将活动组织的非常好,而且与观众的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她发现,奥地利的听众对篆刻艺术的热爱和认知度超出了她的想象,这让她感到非常的欣慰。
她进一步表示,这次活动主要是作为“中华文化讲堂”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今年第一位来到欧洲讲学的专家学者,她希望通过本次欧洲之旅讲解中国篆刻艺术,进一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随后,她还将继续前往波兰等国家进行巡回讲座。
现场的一位奥地利观众表示,她连续两天参加了骆芃芃的讲座,收获颇丰。她说,她不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对现当代的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骆芃芃的讲座对篆刻艺术进行了全面且深刻的讲解,使她对中国的篆刻艺术乃至于传统文化都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