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视效技术在电影工业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在4月19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的“当下中国电影的业态转型与格局重构”主题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对《流浪地球》等科幻电影引发的影视产业视效技术革命进行了探讨,并就相关影视企业的跨界范例和当下中国电影业态发展、格局重构进行了分析和交流。
此次论坛由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视效专业委员会主办,蓝海创意云等协办。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全荣哲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电影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产业发展格局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一是出现强强联手、资源整合的状况,合作共赢成为影视格局重构的重要手段。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影制作公司和团队都开始落户中国,参与中国的影视制作,带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变化。二是中国电影人的观念从原来纯粹的电影制作变为关注电影市场化运作,可以看到,很多作品不仅体现了专业的创作视角,也很好地融入了市场化运作思维。”全荣哲说。
论坛上,电影《流浪地球》的视效指导丁燕来、概念设计张勃等人分别分享了该片在视效制作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丁燕来认为,《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产业工业化的成功,电影产业包括视效产业,它们最终都需要一个整体标准,电影视效制作在前期就得考虑到并解决掉各种可能的问题,才能让视效真正发挥出作用。
据张勃介绍,《流浪地球》视效制作前期,导演就给予概念设计充足的时间,让相关工作人员能有条理、有步骤地去研究,“我们在视效风格的前期设计和后期创作中,始终力求中国化,而不是照搬好莱坞的创作模式”。对此,MORE VFX视效总监赵浩强也认为,在重工业电影项目制作过程中,视效制作人员只有与导演形成充分、有效的沟通,才能更好地实现电影视效。
虽说《流浪地球》代表了国内电影工业化和视效技术的最高水准,但我国影视制作水平与国际的差距仍不可不提。在今年2月上映的美国科幻大片《阿丽塔:战斗天使》中,特效公司维塔工作室为主人公阿丽塔制作了47种毛发造型,仅一只眼睛就达到900万像素;阿丽塔身穿的毛衣看上去简单,实则涉及水与头发的交互、流体与布料交互等多种复杂的物理现象模拟。据悉,维塔工作室还专门组织团队为影片制作开发了相应的特效软件。
“电影创作需要前沿的、突破性的技术,我们期待用更多的资源帮助中国电影在工业化道路上强大起来。”蓝海彤翔集团董事长、蓝海创意云创始人鲁永泉说,与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化模式相比,目前国内影视生产环节仍存在产业分工不明确、协作不顺畅、工业化程度落后等问题,如何借助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和新技术的力量,是中国电影下一步取得突破的关键。据他介绍,作为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视效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蓝海创意云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通过云端连接,将互联网技术和业务模式融入影视行业的生产和管理中,经过深度参与和积极探索,目前蓝海创意云在影视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生产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将继续深耕中国影视产业,进一步从资源整合、系统创作、项目孵化等方面助力影视融合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