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出产的北红玛瑙手镯备受游客欢迎
近两年,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伊春市立足本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统计显示,目前伊春市有1125家文化企业,伊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极具代表性的企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包括北沉香根雕、木艺家具、木艺画、旅游纪念品等。由于产品种类丰富、质量上乘,且极具地方特色,伊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开设的文化产品展厅已经成为外地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伊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欣红表示,伊春市通过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方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各项数据来看,成效正在显现。
立足本土资源开发文创产品
有着“红松故乡”之称的伊春市拥有北红玛瑙、北沉香、桃山玉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借助这一资源优势,该市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涌现出了一批知名文化企业,这其中包括利用北沉香资源自主研发十大系列木艺产品的伊春市侨艺公司、利用干枯花朵和树叶研发出植物工艺画的伊春市桃山北方园艺研究所、利用空心木材和山槐树根制作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伊春市新青区树琴根韵工作室等,这些企业和工作室生产的文化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市场。
以伊春市五营区中艺商贸有限公司为例,其利用林区随处可见的枯枝烂叶专门生产与圣诞节、万圣节等节庆有关的工艺品,2018年出口销售额已达百万美元,是伊春市重要的文化产品出口企业。
“我们的企业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上非常注重提升品质和内涵,通过打造核心技术、选聘高级人才等办法,不断细化产品种类,在产品提档升级的基础上,让产品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伊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调研员佟荣军表示。据了解,伊春市的文化企业近几年来已获得国家专利63项,仅伊春市柏成木艺有限公司就获得了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专用工具创新等在内的国家专利37项,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伊春市乌伊岭区北红玛瑙玉石产业基地则在产品设计、市场开拓上下足功夫,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年产值已超过亿元。
不仅如此,伊春市还特别重视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已形成森林文化、冰雪文化、北红文化等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比如,伊春市金山区通过挖掘金祖文化元素,创建了金祖文化产业园,建设了金祖文化主题博物馆,还编排了大型户外实景剧《金山千古情》,每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伊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李鸿志表示,伊春市非常注重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这样既能提高文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可使信息快速流动,还能提升抗风险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伊春市乌马河木艺小镇拥有乌马河木艺文化展示销售街区和乌马河木艺文化生产示范园、乌马河木艺文化创意园的“一区两园”文化产业格局,吸引上百家木艺企业入驻,带动4000多人就业,其中,专门从事木艺研发创作的技术人员多达千人。通过集聚发展,乌马河小镇木艺文化产业技术力量显著提升,木艺小镇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
经过几年发展,如今伊春市逐渐形成了以玉石文化产品开发为主的伊春市桃山玉石文化产业园、以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为主的汤旺河区二清河冰雪书画小镇、以农业观光休闲和文化体验为主的伊春市五营区自在乡里山水田园综合体等10余个文化产业园区,这些园区通过示范和辐射作用,扩大了本土工艺大师规模和产业工人队伍规模,提升了伊春市文化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
此外,伊春市还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切实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在财政、工商、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可喜的是,通过努力,产业园区逐渐形成了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带动就业和消费的作用非常明显。
构建多元营销格局
伊春市南岔区巧手草柳编有限公司用藤条灌木生产制作花环、花框、动物造型、圣诞礼品等上百种原生态木质文化产品,这些产品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文化展会的展台上,同时还在线上进行销售。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通过走出去销售、网上销售和代理销售,产品的市场销售额有了大幅提升。
据介绍,几年前,伊春市的很多文化企业还用等客上门的传统方式销售文化产品,销售渠道十分单一,大大影响了产品的销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伊春市文化企业逐渐改变了营销思路,通过展会营销、线上线下结合营销、对外出口营销、代理营销等方式来进行全方位市场布局。伊春市相关政府部门也经常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各类大型展会推广当地的文化产品。同时,伊春市还引导企业增加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扩大文化产品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伊春市一直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打开国际市场。伊春市中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多年的海外市场开拓,如今,公司95%的产品销往国外;伊春凯锐林木艺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枝丫家具、彩绘浮雕系列文化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国;伊春市美江木艺有限公司、伊春市森木工艺有限公司、伊春市翔龙木业公司等文化企业的产品出口销售额也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