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全国各省区市的两会亦陆续圆满落幕。分析研究各地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不难发现,文化品牌建设、文化消费升级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等仍是各省区市未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目标。
依托文化产业发展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2018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各省区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随着“文化+数字”的深度融合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与群众生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主要产品。如今,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知名城市文化品牌也越来越多被提及和强调,这在今年地方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体现。
据北京市两会期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金融、科技、信息等优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2018年加大文化惠民力度,通过实施营业性演出低票价补贴政策,使151家实体书店获得了房租补贴等专项支持。此外,北京市还坚持严厉打击非法“一日游”,促进了旅游秩序明显好转,投诉量同比下降67%。
在2019年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部署上,北京市提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目标,具体措施包括:编制文化产业引领区建设发展规划,加快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文化+”市场主体繁荣发展;支持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制定文化特色小镇、文创街区建设导则,推动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创意小镇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加强文化综合执法,净化网络空间和文化市场环境;办好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音乐节、国际设计周和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开放性和国际影响力。
文化消费、文化惠民成关键词
1月15日,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进组,工青妇组,文艺组,新闻出版、体育、福利保障组的委员,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完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文化惠民等成为委员们讨论的关键词。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统筹抓好文化惠民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给人印象深刻。”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泽云表示,近年来,江苏一系列繁荣文艺创作的政策越来越实,精准保障文艺创作的力度越来越大,守正创新的文艺生态更加清朗,文艺惠民举措更加务实,呈现出创作导向更加鲜明、创作生产日趋活跃的可喜变化。不过,在看到成果和成就的同时,也应对江苏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社会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形成、文化产品投入方式单一、文化惠民缺乏主动的自主选择机制等问题提高警惕。
为此,郑泽云建议,建立文艺创作多样化投入机制,在加大文艺创作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优化惠民演出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发文艺院团创作生产和演出活力;完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发行“文化惠民卡”,观众持卡既能直接享受政府补贴,增强获得感,又能享受各类演出票价折扣,使观众自主选择剧场和剧目,实现“剧场有演出、剧团有剧目、观众有戏看、看戏有补贴”;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和文化惠民工程产品多元采购机制。
紧抓新机遇大力推动文旅融合
如果评选2018年文化产业发展热词榜,“文旅融合”一定排在首位。2018年,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也迈入了新阶段,2019年如何更好地实现文旅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各省区市两会的重点关注内容之一。
上海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具体包括:推进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开工建设大歌剧院、马术公园,建成程十发美术馆等文化设施;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化落实“文创五十条”“旅游发展三十条”,推动影视、演艺、艺术品等产业集聚区提升能级,加快打造黄浦江游览等世界级旅游精品。
辽宁省省长唐一军在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力争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5%的目标:整合旅游资源,集聚产业要素,推进文旅融合,加强宣传推介,提升形象品质,加快发展旅游经济;建设5个旅游主体功能区;做大做强辽宁省旅游投资集团等领军企业,做精做优本溪水洞、丹东凤凰山、盘锦红海滩、葫芦岛九门口长城等著名景区,推进乡村旅游、温泉旅游、滨海旅游、冰雪旅游提质升级。
除了上海、辽宁之外,纵览各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文旅融合”一词出现的频率均较往年有了显著提升,这表明“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这一观点,已逐渐成为未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共识,2019年文旅融合发展将取得哪些新成果、出现什么新趋势,也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