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数据,可以探索到观众观影喜好背后的哪些秘密?1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发布了《2018中国热门影视社会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观众评价这一维度对2018年高票房、热门影视作品所体现出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梳理。
2018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其中,国产电影票房占票房总额的62.15%,达378.97亿元。同时,2018年我国网剧数量也持续增加,推动电视剧市场加快调整。在影视制作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等研究团队选取以《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为代表的2018年度中国内地票房总成绩排名前17位的电影,以及以《延禧攻略》《镇魂》为代表的年度观看点击量排名前11位的网剧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平台分发问卷开展调查。研究团队基于社会学角度提出“社会系统”模式,设计了中国影视与社会的研究指标体系,围绕2018年中国热门影视作品与社会的关系,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出发,测评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喜爱程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王宜文介绍,《报告》对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三个维度进行了细分。其中,国家层面指的是国家宏观形势层面,具体设计了7个指标,涵盖经济前景、社会法制与民主道德等多个方面;社会层面共设计了32个指标,涵盖科技与金融、国家政策、生活环境等社会问题方面;个人层面则围绕个人参与活动,设计了20个指标,涵盖休闲娱乐、文化消费等。“在这些细分指标的框架下,通过数据分析观众的观影喜好,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结果,这些结果或许能够为当下的影视创作和市场开拓有所启发。”王宜文说。
《报告》显示,“经济前景”是对观影喜好度影响最大的宏观因素。与经济前景乐观程度呈正相关的热门电影作品有《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2》《西虹市首富》《邪不压正》等6部,网剧则有《延禧攻略》《如懿传》《烈火如歌》《独孤天下》《沙海》《武动乾坤之英雄出少年》等11部。“也就是说,对经济前景看法越乐观的观众,对《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2》等电影及11部网剧的评分也越高。”王宜文说。
同时,《报告》认为,2018年正向影响影视剧喜爱度的年度社会问题关键词,包括食品安全、互联网、环境污染、养老等,即越关注这些问题的人,对相关影视剧的喜爱度越高。对于这一分析结果,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张国涛认为,这恰恰体现出影视作品的社会功能,其对于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和引领实际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社会问题关注度越高,越会对相关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产生兴趣,这也说明观众的观影喜好带有一种‘对冲焦虑’的倾向。”
另外,《报告》显示,2018年正向影响影视剧喜爱度的年度个人活动关键词,包括关注美食、热衷使用短视频应用、参加体育运动、追星等。这一结果从侧面反映出当下观众群体的特征——年轻化、互联网化。结合2018年文娱市场的热点,记者注意到,流量和粉丝正在成为影视从业者挖掘市场巨大商机的关键要素,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追星”成为影响观影喜好的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从观众居住区域的级别来看,地级市与乡镇等基层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喜好度差异很大,地级市观众最喜爱聚焦现实问题的《我不是药神》,而县城、乡镇等基层观众则最喜爱商业喜剧《西虹市首富》。对此,《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认为,观众对于电影的接受程度与地域、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直接相关。他建议研究团队可以加强对观众样本的精细化分析,对个体观影喜好进行更为长期的跟踪性观察和持续性研究,由此来观察观众对历年影视作品的满意度的变化,继而分析影视作品对提升观众审美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