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交流会上的总结发言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
同志们:
这次工作交流和部分高校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成果展,让我们和很多参加研培的传承人一样,增强了文化自觉和自信。我们从中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具有多么广阔的空间和多么巨大的潜力;看到广大传承人群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释放后,可以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涌现多少优秀的作品,出现多么丰富的产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正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机遇。
这两年半以来的研培实践,深化了我们对非遗工作的认识,让我们不断有新的感悟。在两天的交流中,我们听到和看到很多深刻而切合实际的理念、观点和保护措施。比如:
“活态传承,活力再现”。“注入更多当代人力资源帮助传统工艺的当代再现”。“懂艺术、会生活、有审美、爱生活的当代非遗传承人”。“不是作品,是生活用品。不是昨天的守护者,是当下的主人”。“在未知的新领域创造新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从人的角度去挖掘非遗,一个传承人、一门手艺、一个故事、一件作品、一个教程,以人文精神进行非遗保护传承的研究工作”。
“非遗源于生活,非遗归于生活”。 “生活是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的终极目标”。“设计是非遗与当下生活的纽带”。“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跨界合作”。“努力将非遗之美转变为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新时尚”。
“整合全校资源支持培训”。“汇集一流的历史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设计师、优秀民间艺人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师资阵容”。“让授课老师充分了解所授班级情况”。“充分了解学员培训后的工作情况及需求”。“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引入助教制”。“传承人上讲台”。 “不上岗培训不上课,无讲义不上课”。 “备课上岗”。“传承人与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互动”。
“打破师门壁垒,打通信息壁垒”。“弥补民间师徒传承中知识结构的不足”。“传承人、设计师、学生分享感悟”。“多种织锦技艺的相互借鉴”。 “将专业实践实习课堂开到传统工艺社区中去”。 “艺工结合模式, 以织锦创意设计研发为导向的跨专业项目化教学”。 “利用学院优秀的设计团队资源帮扶学员和创办的企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创作实践结合”。“固定课堂与移动课堂相结合”。“非遗培训与非遗工艺和理论研究结合”。
“紧扣传承,立意创新”。“传统技艺的坚守、传承与发扬,创新技术的突围”。“增强学员民族文化自信心”。“凝练地域符号”,“地域传承为本”。“民俗文化为本源,多元融合展新容”。
“建立民族工艺美术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传承人之间的交流互通平台”。“同国内外行业进行技艺交流”。
“实现非遗项目活态传承与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有机结合”。“将研培计划的内容精准投向贫困地区具有发展潜力的传统工艺项目,以非遗研培工作推进文化扶贫”。
这些表述既生动又很接地气,反映了研培实践是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展开的。
非遗是我们身处其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进行着传承非遗的实践。非遗的当代实践,是传统与现实生活融合的过程,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 。
能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非遗保护实践,一定是活态的、积极的、生动而丰富的,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辦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是:科学保护,传承弘扬。
科学的保护包括了认定、记录、建档、研究、保存、传播、传承、弘扬和振兴等各个环节和措施。它们的宗旨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基本原则是尊重主体地位, 尊重创造性表达权利,注重生活,注重实践;基本路径是着力提高传承能力,着力保持并扩大传承人群,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为非遗保护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传承人群增强传承实践能力 。
增强传承实践能力,需要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就传统工艺而言,这九字要求的具体体现, 是帮助手工艺人获得和增强三个眼光、一个观念、一些知识。
第一个眼光,发现当地之美的眼光。 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老师对研培工作提出知情、知艺、知辨六字要求时,有两句重要的话:当地人要知当地事,当地人要知当地文化。落到传统工艺上来,我们再补两句话:发现当地的美,用丰富的形式呈现当地的美。传统工艺能否在当代生活中拥有独特魅力和鲜明个性,往往取决于手工艺人是否善于在当地文化和自然的多样性、 生动性中汲取营养。我国如此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丰富的地域特色、多彩的自然风光,广大传承人群的创造潜力,理应在传统工艺的各种作品和产品上得到富有个性、淋漓尽致的体现。为什么传统工艺品的同质化那么严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不少项目没有能够充分地发现、发掘和表现身边的美、当地的美,作品或产品没有做出跟当地文化、自然格局相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没有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是不牢靠的。研培工作要帮助传承人群获得和增强发现当地之美的文化自觉。这个美不仅是穿在身上的服佈之美、图案纹样之美,更是当地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风情之美。研培高校要结合开班前准备和回访工作,深入了解学员家乡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就是沈阳师范大学张鹏老师所说,走进他们的家乡,走进他们的生活。要帮助传承人研究和发现他们家乡的独特个性与魅力, 体悟看景看物看人的新角度和新视野, 发现美的所在,发现美的价值所在。要帮助学员们强化一个意识: 最有生命力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既不离本土、又融入时代的,是把本地本民族特点与时代特点结合得最好的。
第二个眼光,看世界的眼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只有知道世界的才能更好地保持民族的。民族的独特魅力不能靠封闭来获得和保持。民族的不能变成被猎奇的。研培高校要研究和了解相关项目的国际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国内交流,帮助学员们了解其他地方、其他国家的传统工艺是怎样传承发展的,在比较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在比较中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在比较中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民族风、中国派、时代感的传统工艺。文化部将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研培高校组织跨地区、跨国的传统工艺交流活动 。
第三个眼光,捕捉需求变化的眼光。传统工艺同样要面向美好生活的需要。原来传统工艺很多是为基本生活需要而作,为当时的生活而作,现在要为提高生活品质而作,为当代的生活而作。生活品质提高,意味着需求更加丰富、更加多样,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精致工艺的消费者。了解和适应新的变化,传统工艺才能融入现代生活。研培工作要帮助手工艺人培养关注需求变化、关注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变化的敏锐眼光,打开适应美好生活需要的想象力,从而不断丰富创作设计,拓展门类品种和形态功能。
一个观念,就是用的观念。不少学校都有年画传承人在参加研修和培训。这里我们要强调一个观点,让年画被人收藏,不是年画艺术作为一个非遗项目的保护目的,年画重新回到春节才是目的。非遗是人民大众的非遗。非遗是生活,非遗是实践。年画是春节用的,过年贴的,如果家家户户过年都想买年画,贴年画,这才是对年画艺术最好的保护,才是真正的传承、发展和振兴。你说我的年画有多好,但只有收藏家要,老百姓不要,那不是真正的非遗保护。因为这意味着一种本来属于人民大众、属于民间社区的文化传统离百姓生活渐行渐远。因此, 传承发展传统工艺,要“用”字引领。用,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所用。不仅是个人或家庭生活所用,还包括公共文化、公共建筑、公共艺术所用。至少,石雕、砖雕、陶瓷、玻璃艺术,进入公共社区的需求潜力巨大。“用”字引领,既是由需求来带动传统工艺的丰富门类品种,改善功能,也是由新的设计和创意来发现新的用途,催生新的需求。虎头鞋上的虎眼刺绣,做到眼罩上,就是拓展了新的用途。云南产咖啡,是非常好的阿拉比卡种优质咖啡。云南的金属锻制工艺是特色优势,但云南城乡各种制作银壶、铜壶、铁壶的店里,很少有体现当地传统工艺的咖啡器皿。这就是一个可拓展的门类,是 “用” 字引领下当地传统工艺又一个增长空间。
一些知识,就是必要的科学知识,包括材料处理、功能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培养精湛技艺,提高工艺水平,解决好“用”的问题,既要靠师傅教,靠自己钻研,也要靠提高科学和专业知识素养。这方面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包括很多代表性传承人。不仅做工要精细,设计要丰富,而且工艺要改进,功能要完善,用途要拓展。怎么改进?还是刚才四个字,“用”字引领。你做出来的东西要有用,要好用。为此,我们要求不能把传统工艺工作站简单地理解成设计工作站。同样,也不要把研培简单地理解成只是设计培训。它应该是综合的,包括必要的科学理论和工艺技术研究的。研培高校不仅要帮助手工艺人丰富创作设计, 还要帮助他们研究改进工艺。要帮助他们了解材料处理、功能设计、工具制作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必要知识。现在的传统工艺还有好些方面需要改进。比如,公差配合处理不好,是普遍问题。不能晃一下都有声音,倾斜度稍大一些盖子就掉下来。不讲究几何力学的问题也很普遍。茶壶、咖啡壶,抓着是不是顺手,壶嘴设计是否合理,都不仅是个形状或外观问题,还是个力学问题。材料处理中染缬工艺的固色问题怎么解决?也是个普遍性的老问题。其实云南以前解决过固色技术问题,我看过一个资料,后来可能没有推广开来。研培高校要跟传承人一起, 深化技术瓶颈问题研究,充实和完善传统工艺知识体系,争取实现一些传统工艺新门类、新品种、新工艺、新功能的突破。这也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体现 。
密切大学与社区的互动,丰富大学的学术和科研积累,增强大学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是研培计划对参与高校的重要回馈。 非遗传承人群和研培成果,正在成为很多高校的一道亮丽风景。而且,这项工作越深入,越拓展,传承人群受益越多,非遗保护工作受益越多, 高校也是受益越多。我们衷心希望并积极支持,各参与高校把更多的研培学员来源地当作自己的田野调查基地、教学实训基地、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科学研究基地、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创作、设计基地,从而在支持地方的同时带动自身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同时,我们也建议各研培高校加强对研培工作的动态总结, 每办一个班都要进行专门的总结,对每期学员都要组织回访,每一期都要有新的感悟和体会。要在与传承实践的密切结合中评估教学安排,不断深化对非遗和非遗研培规律的研究和认识。要注意规范非遗保护的提法。比如,尽量不要用非遗文化的概念,因为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后再加一个文化,就费解了。再比如,一般不要用非遗产业或非遗产业化的提法。传统工艺有相当的产业属性,但非遗中很多门类是非产业的,笼统地说非遗产业或产业化容易引起误解。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研培也是主要针对传统工艺来开展的。正因为是传统工艺,才可能特别强调设计的力量。
反映广大非遗传承人群愿望和期待,植根于各族人民生动实践的研培工作,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更加深厚的根系,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