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四月天,4月10日至12日,中国及中东欧国家的近百位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共聚中国洛阳,参加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分享经验、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收获友谊。论坛期间,来自中国以及波黑、保加利亚、捷克、拉脱维亚、立陶宛、黑山、北马其顿、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将围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的主题,聚焦“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进行为期两天的专业交流与对话,共同探索合作的重点方向、领域和途径,共同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未来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务实合作。我们采撷了交流发言的精彩片断,陆续分享给大家。
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
——基于社区价值的鼓浪屿实践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高级工程师 魏青
1972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提出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
魏青以世界遗产地鼓浪屿为例,分享了鼓浪屿作为社区价值的实践过程。魏青认为,遗产地所在社区是遗产保护和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世界遗产的保护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同样是综合和总体的。社区参与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是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高社区的教育水平,展现社区的文化特征,促进文化多样性与遗产地的融合,促进文化发展和创新,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世界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从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以价值为基础的保护,发展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发展反映了世界遗产公约所具有的广泛和巨大的影响力,反映了它所展现并促进其发展的价值观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世界遗产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整体性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提供就业机会,产生经济利益的方面,更体现在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身份的认知,提高社区凝聚力,促进能力建设,提供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